•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特稿丨風起錢塘,浙臺共繪“新質生産力”發展藍圖

2025-05-27 21: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杭州5月27日訊(記者 尹賽楠)錢江潮涌,奔騰入海。之江大地,欣欣向榮。5月27日下午,以“共育新質生産力,共用開放新機遇”為主題的2025浙江臺灣合作周在杭州開幕。兩岸工商界人士、臺灣青年代表等500余人相聚西子湖畔,共商新質生産力發展大計,共探浙臺融合發展新機遇,共繪兩岸經貿合作新篇章。

  5月27日下午,以“共育新質生産力,共用開放新機遇”為主題的2025浙江臺灣合作周在杭州開幕。(台灣網 發)

  作為具有浙江辨識度的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金名片”,自2013年以來,浙江臺灣合作周已成功舉辦11屆,成為臺胞臺企了解浙江、感受浙江、投資浙江的重要平臺。近年來,浙江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積極推動臺商臺企參與浙江高品質發展和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及時出臺各項惠臺政策舉措,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從首屆的“攜手、合作、共贏”,到之後的“共用機遇 融合發展”,再到今年的“共育新質生産力,共用開放新機遇”,浙江臺灣合作周的主題始終與新時代發展脈搏同頻共振,聚焦兩岸融合的嶄新機遇,厚植血脈相連的文化根脈,激發創新合作的澎湃動能,共繪攜手奮進的未來圖景。

  近年來,浙江省以高品質發展為首要任務、多措並舉,促進經濟穩進向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今年第一季度,浙江全省生産總值增長6.0%,達22300億人民幣,令人感佩。”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表示,隨著大陸開放政策的持續完善和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不斷深化,將有更多的臺企深度融入大陸産業鏈和供應鏈,共同推進兩岸産業高品質對接,共同分享新質生産力帶來的巨大機遇紅利。

  兩岸工商界人士、臺灣青年代表等500余人相聚西子湖畔,共商新質生産力發展大計,共探浙臺融合發展新機遇,共繪兩岸經貿合作新篇章。(台灣網 發)

  “浙江與臺灣有深厚淵源,人文薈萃、自然條件優越,生活環境宜人,科技創新蓬勃、各級産業均衡發展。”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指出,長期以來,浙臺之間在經貿、文化、青年等多領域的交流合作,具有全方位優勢,積累了很多成果。此次大會的主題很有前瞻性,相信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浙臺交流一定會為推動兩岸關係正向發展發揮關鍵影響,增添新的活力。

  今年以來,大陸經濟延續了回升向好態勢,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前景光明。當前,大陸正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人工智慧、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術為代表的新型産業成為當前大陸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浙江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經濟相融,浙江臺灣合作周更成為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兩岸同胞交心的密切紐帶。

  截至2024年底,浙江全省累計批准臺資企業近12000家,實際利用臺資超300億美元。今年浙江臺灣合作周開幕式上,又有8個重點臺資項目完成簽約,點燃浙臺融合發展的新引擎。

開幕式上,共有8個重點臺資項目完成簽約。(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浙江與臺灣在産業結構與發展方向上儼然成為兩岸企業尋求合作的熱土。”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臺灣在智慧農業、醫療生技、文創旅遊及金融科技等領域具有成熟的技術與市場經驗,而浙江則在智慧製造、數字平臺經濟、生物醫藥、跨境電商與綠色製造等領域保持領先地位,雙方通過經貿交流,不僅可以優勢互補,更能共同推動現代化産業轉型與創新發展。

  從初來時的“試探佈局”,到如今紮根浙江、輻射全球,浙江的創新基因和拼搏精神,與臺商的務實作風不謀而合,這裡的每一份承諾,最終都化作了臺商紮根發展的底氣。“兩岸同胞一家親,理應常來常往、深入交流,增進彼此情誼,實現互利共贏,這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是兩岸同胞的強烈期待。”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如是説。

  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縱使臺海風雲變幻,但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熱情始終未減。近年來,浙江持續推出更有力舉措幫助臺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持續為兩岸青年成長、成才、成功創造更好條件。

  去年浙江臺灣合作週期間,第一期“中華好主播”兩岸青年主播培訓營活動廣受好評,為兩岸青年交流和中華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動能。今年,兩岸青年數字經濟研創基地于開幕式上正式揭牌,為兩岸青年交流交往架起新的橋梁。

活動現場舉行兩岸青年數字經濟研創基地揭牌儀式。(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大陸在短視頻和自媒體領域發展快速,潛力巨大,很多臺灣青年希望到這裡學習相關內容。”臺灣青年丁敘辰表示,相信通過這樣的交流,能夠促進兩岸年輕人在新媒體直播帶貨等領域有更多的合作機會,共同應對挑戰,抓住發展機遇。

  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兩岸之間應該緊密交流,因為中國人最懂中國人。”臺灣青年何鎧伃説,希望通過合作讓更多臺灣年輕人了解大陸的新時代科技發展,助力兩岸青年在未來的交流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增進彼此認同,實現心靈契合。

  “大陸對臺灣學生就業創業的政策非常友好,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來到這邊就讀,可以開拓視野,增強自身競爭力。”臺灣青年蕭家慶説,臺灣青年與大陸青年其實沒有區別,只是成長環境不同。他鼓勵廣大臺青積極融入大陸社會,而不要過分強調自己的身份,“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