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電子資訊博覽會開幕,三家臺企攜最新産品獲創新獎
4月9日,第十三屆中國電子資訊博覽會(CITE 2025)在深圳正式開幕。本屆博覽會于4月9日至11日舉辦,以“科技引領,‘圳’聚創新”為主題,吸引了1000多家展商參展,設置了超30個主題展區。展會聚焦智慧終端、光電顯示、人工智慧、大數據存儲、基礎元器件、低空經濟等領域,匯聚了超千家企業。通過全方位展示與交流,打造一場深度貫通技術鏈、産業鏈與價值鏈的全球性科技盛會。
記者了解到,本次博覽會首設“臺灣科技館”,吸引了13家臺企參展,涉及領域涵蓋AI智慧駕駛輔助、創新半導體測試、AI醫療系統、電子元器件、AU創新顯示技術和應用等。展館以“推動兩岸高新科技融合,共築産業創新生態”為主題,展示了臺灣地區在電子資訊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創新技術。展館精心佈局,1號館臺灣科技館聚焦智慧終端,9號館臺灣核心元器件展覽區則主打硬科技,吸引了眾多兩岸企業和專業觀眾到訪,成為兩岸科技交流的重要窗口。
深圳臺商協會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委兼總企劃黃衍豊説,非常開心參與此次中國電子資訊博覽會的招商工作,希望借此機會將臺灣科技更好地融入中國科技前沿發展,為兩岸共同開拓全球市場,也為CITE成為亞洲最大的科技前沿風向標作出貢獻。
據了解,在本屆博覽會創新評獎中,來自臺灣的愛唯歐科技的AI車載環視預警系統、歐姆佳科技的OHM+FAST GT-S群測系統、e+中醫機器人的健康管理專家ER系列獲得創新獎。
本屆創新獎設六大類獎項,覆蓋新型顯示、整合電路、智慧終端、數據基礎、資訊服務安全等六大核心領域,評審標準聚焦五大維度:技術領先性(30%)、市場競爭力(30%)、設計新穎性(15%)、功能適用性(15%)及環保先進性(10%)。
作為整合電路領域評審代表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助理教授陳廷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享了自己的行業觀察:“OpenAI的通用大模型已觸達天花板,下一階段屬於垂直場景的‘專用模型’。”陳廷歡舉例,“e+中醫機器人”通過中醫知識圖譜實現個性化健康管理,印證了大模型從“技術炫技”到“解決痛點”的轉型。
據介紹,愛唯歐科技的AI車載環視預警系統專注于為道路與非道路車輛提供AI驅動的智慧化解決方案。通過創新技術與場景化應用,賦能車輛實現更安全、高效、互聯的駕駛體驗,同時推動智慧道路與交通監控系統的全面升級,助力構建未來智慧出行生態;e+中醫機器人的健康管理專家ER系列AI功能上線了中醫望問切(脈診+舌診)、多模態語音大模+DeepSeek語音交互、中醫醫療、健康檢測(心率體溫檢測、血壓檢測、血糖尿酸檢測)、家庭醫生(醫生視頻一對一服務)、名醫名師大講堂、養生課堂、食療養生、健康跟蹤(健康管理系統管理個人健康檔案)、網際網路線上問診(持證醫師線上開處方)等功能。公司的AI軟體團隊,源於臺灣高校與深圳技術團隊的完美結合,致力於AI影像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探索,著重在AI康養機器人及 AI智慧影像及解決方案的研發和推廣;歐姆佳科技的OHM+FAST GT-S群測系統繼承了歐姆佳科技數組天線的高速測試優勢,並通過先進的群測技術,確立了在RF FEM(射頻前端模組)、IC(整合電路)測試領域的領導地位。該系統利用創新設計,將多信道測試與高速數據處理技術相結合,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大量設備的測試,顯著提高測試效率並降低測試成本。
記者了解到,CITE2025除了精彩的展覽,還將同期舉辦超50場峰會與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院士、頂尖專家及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慧、AI算力、低空經濟、DeepSeek賦能特種行業等多個熱點話題展開深入探討。這些活動將為行業提供思想交流與智慧碰撞的平臺,進一步加速技術成果向生産力的轉化,推動電子資訊産業的持續創新。在中國半導體製造技術創新與供應鏈論壇上,來自臺灣的歐姆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鞠志遠將以“晶圓級智慧檢測革命:相控陣技術重塑半導體晶片測試的新突破”為題進行主題演講,分享企業的最新技術突破。
GDToday記者 張詩雨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