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不隨桑海變,一片故人心——旅菲僑領陳祖昌的故鄉情

2025-02-25 08:27:00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幾乎每個月,今年已經90歲高齡的旅菲僑領、菲律賓宋慶齡基金會創會會長陳祖昌先生都要飛回故鄉泉州。除了打理在家鄉投資的産業,更重要的是堅持這條延續了數十年的慈善之路,大量捐資助力家鄉的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方面的發展。16歲就到菲律賓打拼的他時刻牢記父親留下的那句話:“不隨桑海變,一片故人心。”在艱苦創業成功後,他懷著一顆赤子之心,用行動傾情回報家鄉,用慈善書寫精彩人生。

  異國他鄉打拼路

  1935年,陳祖昌出生在晉江金井鎮溜江村。溜江又名溜澳,位於圍頭灣東北角,東臨東海,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溜江人向海而生,有人捕魚討海,有人背井離鄉遠渡重洋。

  1951年,年僅16歲的陳祖昌隨母親移居菲律賓。初到菲律賓,他在父親陳明玉的汽配廠幫忙,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1959年,他用打工積攢的資金創辦了一家鐵罐廠,開始自主創業。回憶起那段日子,陳祖昌説:“那時候,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正是這種勤奮與堅持,讓他的事業逐漸起步。

  1970年,陳祖昌涉足包裝行業,生意越做越興隆。隨後,陳祖昌創辦了植物油廠,在菲律賓南部投建發電廠,與臺灣朋友合作創辦菲律賓中國信託銀行等。提及事業成功的原因,陳祖昌常説:“做生意要多元化,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同時,他對市場敏銳的洞察力和對科技、對人才的重視,也讓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商業版圖涵蓋了電力、金融、房地産、包裝、印刷、植物油等多個領域,特別是因其造紙業效益非凡而被譽為菲律賓“紙王”,是菲律賓包裝業的巨頭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陳祖昌頻繁回鄉參觀考察,參與家鄉的經濟建設,是泉州市較早回鄉投資的僑商之一。1983年,他回到故鄉溜江,為改變當地的貧窮面貌,他開始對家鄉進行投資。20世紀80年代,村裏打算集資建設村莊道路,當時旅菲的溜江僑親就找到陳祖昌。他二話不説慷慨捐資,還大方表示“不夠可以再來找我”。這條公路也成了晉江農村的第一條公路。日後,每次家鄉需要建設,陳祖昌都慷慨解囊。

  桑梓情深永不變

  “不隨桑海變,一片故人心。”這是陳祖昌的父親陳明玉在菲律賓打拼多年後,寫下的一句飽含思鄉之情的詩句。立身域外的生存之艱,暌違故土親朋的飄零之苦,讓陳明玉對祖籍國和家鄉的情感格外濃烈。為了彌補父親的遺憾,陳祖昌回鄉支援建設的願望早早就在心裏生了根。

  1983年,陳祖昌回到家鄉,發現當地教育條件落後,便以父親的名字捐資興建了陳明玉幼兒園。這是他慈善之路的起點,也是他對家鄉深情回饋的開始。此後,他陸續捐建了溜江小學新校舍、金井醫院“陳玉明紀念樓”、晉江祖昌體育館、泉州師範學院大禮堂等,一座座愛心建築落成,讓陳祖昌在泉州成為家喻戶曉的慈善家。

  陳祖昌特別重視教育,認為“教育是一個國家繁榮富強的先決條件”。“我捐款做慈善不是圖他人的感激,我就是想盡己所能幫助社會,幫助國家培養人才。”多年來,陳祖昌關注家鄉教育事業,先後在晉江南僑中學、泉州師範學院、泉州五中、廈門二中等學校設立獎(助)學金,每年都資助一批品學兼優的學生。加上在社會上資助的學生,至今陳祖昌已經累計資助了近5000名學生。而當初南僑中學第一個拿到陳祖昌獎學金的學生王詩坦,在多年後成為南僑中學的校長,現擔任養正中學校長。正如陳祖昌先生所期望的,得到資助的學子成為社會發展的助力者。

  在採訪中,陳祖昌雖然陳述和羅列自己數年來的捐獻成果,但言談間仍十分謙卑。“我之所以説這麼多,就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鄉親回來,對家鄉多多支援,帶動更多的鄉親,能夠為泉州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陳祖昌説。

  引僑胞回饋家鄉

  蛇年春節前夕,陳祖昌又一次回到家鄉溜江,為村裏646位60歲以上老人發放春節紅包。陳祖昌的這個善舉堅持了近20年,但今年卻是他首次出席發放儀式。村裏很多老人經常念叨:“領了祖昌先生這麼多年的紅包,卻一直沒機會當面感謝。”這一次,聽説陳祖昌先生要親自發放慰問金,老人們都非常開心。

  陳祖昌剛到溜江老年協會,現場便有人喊起來:“來了來了!祖昌先生來了!”被家鄉人簇擁著,陳祖昌動情地説:“我捐資的數目不多,但這是我的一個心意,我希望一直繼續下去,給大家帶來溫暖。”

  而更讓陳祖昌高興的是,這份捐贈不是他一人出資的,同樣在菲律賓打拼的僑胞陳德雄今年第一次加入進來。“這些慰問金裏頭有一半是陳德雄出的。”陳祖昌笑著説,“因為我做慈善,而帶動幾百個人一起為家鄉作貢獻,這才是意義所在。”

  在陳祖昌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華僑華人開始關注家鄉的發展,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作為中菲兩國慈善事業的橋梁,他多次組織菲律賓華僑代表團回國考察,促進中菲經貿和文化交流。20世紀90年代,他説服同樣旅居菲律賓的晉江籍僑胞施至成回家鄉投資,共同建設了晉江SM城市廣場。2023年,在他的影響下,陳德雄為福州大學晉江校區捐建了一座陳德雄圖書館。落成慶典儀式上,陳德雄在致辭的最後特別感謝了陳祖昌:“感謝陳祖昌先生對我人生路的引導,讓我有機會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出一份小小的力。”

  雖已“鮐背之年”,但陳祖昌仍然積極投身慈善事業,頻繁地出現在中菲各項社會公益活動中。陳祖昌欣喜地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他的慈善之路不曾停下腳步。陳祖昌常説:“不論成就大小都不能忘記家鄉,要力所能及地善待他人。”他希望他的下一代能比自己更經常回泉州、回晉江,“能夠繼續我在家鄉所做的好事和善事”。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