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深耕大陸餐飲的“秘訣”
中新網漳州2月20日電 (廖珍妹)“煙火氣息濃厚的大陸夜市,蘊藏無限商機,是個很不錯的新跑道。”蛇年春節期間,臺青魏志潔攜妻子首次在福建漳州古城的文創好市嘗試擺攤,五六平方米的小攤位,七八天時間賣出四千多杯臺灣青蛙撞奶,二人非常滿意。
近日,正在擺攤的魏志潔夫妻倆笑臉盈盈接待顧客,不時吆喝著“用料很健康的臺灣青蛙撞奶,可以免費品嘗哦……”引來食客絡繹不絕。
“夜市的銷量挺不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大陸春節市場的蓬勃消費力。”魏志潔告訴記者,除夕至大年初七,具有千年曆史的漳州古城每天上演各式民俗表演等,濃濃年味吸引海內外遊客紛至遝來,包括他在內的眾多商家賺得都不錯。
魏志潔已在漳州古城做夜市生意半年,這是他的副業,銷量和口碑俱佳。主業則是在位於南靖縣的漳州理工職業學院新校區經營一家兩岸融合料理店——熹樂屋,學校本週一開學,熹樂屋也重新營業。
不少臺灣朋友,諮詢魏志潔大陸開店“秘訣”,他給出的建議是“融合或微調,要做市場調研,不盲目投資。”在魏志潔看來,兩岸飲食文化同根同源,在食品和餐飲領域摸爬滾打十幾年的他深感“兩岸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臺灣有服務、技術優勢等,但市場飽和,而大陸經濟蓬勃發展,人口多,消費力強,兩岸完全可融合發展。”魏志潔認為他的融合料理店正是一個鮮活例子,有飯糰、臺式便當和料理等,融合兩岸口味並做改良,風味更佳,廣受師生喜愛。
現年39歲的魏志潔來自臺灣南投,2012年,抱著嘗試“登陸”發展的心態跟隨舅舅到臺胞主要祖籍地、臺商投資密集區的漳州從事食品行業,不久和小學教師劉靜竟結緣,組建兩岸婚姻家庭,現育有一雙兒女,家庭幸福。
餐飲業需起早貪黑工作,魏志潔認為,家庭和事業蒸蒸日上的背後,是妻子和岳母一家人的鼎力支援,他深感兩岸一家親,血濃于水,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共繪幸福生活。
“大陸濃濃的人情味和團結力、根深蒂固的‘家和萬事興’觀念,都讓我的歸屬感更加濃烈。”魏志潔越來越喜愛大陸的生活節奏,下班後時常召集大陸好友吃宵夜、喝啤酒,享受多姿多彩“夜生活”。
大陸衣食住行的便捷,也讓魏志潔的生活幸福指數提升。
他介紹,線上支付場景很豐富,比如備菜,通過手機線上下單即可送達,無需去菜場;出行有共用電動車,省去油費和停車費;日趨完善的路網交通和城市基礎設施等也讓他感受到諸多便利。
漳臺兩地一海相連,具有“祖同宗、文同脈、語同音、曲同調、食同味”的深厚淵源,魏志潔的臺灣親朋,很愛來漳州找他玩。“來到這邊他們很適應,也看到大陸發展的真實情況,這樣非常好,兩岸多往來很有必要。”魏志潔説。
“我關注到廈金大橋(廈門段)建設穩步推進,特別期待廈金大橋能夠儘快建成,便利兩岸人員往來、經貿發展。”魏志潔認為廈金大橋可促進兩岸各種業態互相補充,互利共贏,兩岸碰撞更多火花,民眾將因此受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