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春走基層)臺灣藝術家在江南古鎮品非遺、鬧元宵、共團圓

2025-02-13 14:0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杭州2月13日電(郭其鈺 周德雙)“咚、咚、一打年年高,二打事事順……”石臼裏的糯米冒著騰騰熱氣,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米香,臺灣藝術家和臺青們輪番上陣,揮動手臂體驗打年糕。

  2月12日在元宵佳節之際,由臺灣書畫家和高校師生代表組成的“荷和梅美”文化交流團走進浙江省杭州市塘棲古鎮“幸福的院子”,體驗傳統民俗,與當地民眾一起鬧元宵。

  “幸福的院子”是一座由廢棄小學改造的浙江省級非遺工坊。因其豐富的民俗文化活動和非遺體驗項目,被當地村民親切地稱為“幸福的院子”。

  “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打年糕了,以前這樣的場景只在電視上看到過。”來自臺中的雅竹第一次來大陸,在她看來這是團圓的味道。

  “大家相聚在小院,燒著柴火、吃著美食,非常有煙火氣,這樣的場景讓我想起小時候一家人團聚時的溫馨場面。”臺灣藝術家溫玉琴感慨説。

  在“幸福的院子”裏,幸福的秘密不止于煙火氣。屋頂、門墻、器物上藏著100個不同寫法的“福”字,兩岸藝術家還在現場畫燈籠、寫“福”字。

  “‘福’在中華文化裏包含了所有美好祝願,我從臺灣給大家帶來了‘福’字,在這裡又收穫了滿滿的‘福’氣,這是屬於兩岸共同的文化傳承。”臺灣藝術家吳瓊娟此行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個“紅包”,裏面是她親手寫的“福”字。

  臺灣藝術家廖春美已經多次來過大陸,她説在江南古鎮鬧元宵,不僅感受到了元宵佳節的團圓氛圍,也增進了兩岸藝術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共同認知和情感認同。

  元宵佳節,華燈初上,“荷和梅美”文化交流團的成員們身著漢服夜遊塘棲古鎮。他們還將與大陸藝術家舉辦筆會雅集,以書畫傳情推動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完)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