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泉”在濟南過大年|“臺二代”在濟南:“濟南的年,總是香噴噴的”

2025-02-08 10:26:00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字號
  “伴隨著難忘今宵,姥姥的餃子熱氣騰騰的出場
  每年的彩頭是一定要爭的,姥姥總是單獨夾給我包著花生的餃子
  看著吃到一顆又一顆花生的我,開心的找她兌換獎金
  長大才發現,原來那些幸運,都是長輩的用心”
  這是2025年春節之際,陳雅欣在朋友圈記錄的濟南。作為海峽兩岸愛情的結晶,在陳雅欣的記憶中,她的故鄉里氤氳著濟南水餃撲面而來的熱氣,也翻騰著臺灣姜母鴨的香氣。
  一頓“濟臺融合”的年夜飯
  炸魚、炸肉、炸藕盒、酥鍋、蔥燒海參等濟南過年傳統美食碰撞上臺式幹煎大鲅魚、全家福年菜,一頓承載著父母之愛的“濟臺融合”年夜飯就熱騰騰出爐了。除夕這天陳雅欣一家一如既往準備全家一起採購年貨、準備年夜飯,在跨年24點吃餃子。“我們家的彩頭是將花生包進餃子,吃到一顆就可以和爸爸兌換100塊錢。”陳雅欣笑著説。
  作為一名典型的“臺二代”,陳雅欣的父親陳家良來自臺灣澎湖,她的母親楊洪益則是一名地道的濟南人。1993年陳家良第一次來到濟南,娶了濟南姑娘,如今事業也紮根濟南,在陳家良看來,他的青春年華都留在了濟南,這裡是他的“福地”。兩岸共通的文化拉近了濟南和臺灣的距離,愛的力量跨越了千山萬水,陳雅欣和弟弟則成為這場跨越海峽兩岸的愛情的見證。2021年,他們一家獲得了“最美家庭”榮譽,這是濟南市獲此殊榮的首個臺胞家庭。
  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春節體驗
  “初一逛大明湖、趵突泉,初二在泰安靈應宮祈福,初三、初四和親朋好友各種聚餐啦,初五和弟弟一起參加臺灣大學生交流活動,這個假期安排得非常充實!”陳雅欣表示今年春節活動特別豐富,在濟南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其實在年前就感受到了熱鬧的過年氣氛,我特別到百花洲拍攝了一組濟南府格格寫真。”
  在陳雅欣看來,兩岸文化本就同根同源、同血同脈,臺灣的過節習俗源自閩南,濟南的過年習俗是正宗的北方傳統,雖然各有特色,但都代表了中國人團圓團聚、其樂融融的美好意象,也象徵著對未來一年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今年我還代表濟南臺青主持了‘臺商春晚’,濟臺同心,相信蛇年兩岸文化交流一定會越來越密切,兩岸同胞的感情也會越來越深,我們從始至終都是一家人。”
  一個加強地域協作的夢想
  今年是陳雅欣在濟南的第15年,從臺灣澎湖到山東濟南,從山東大學求學到南京大學讀研,最後再返回濟南就業,她見證了濟南這15年的變化。“無論是主城區的歷史文化建設,還是産業的蓬勃發展,都深刻體現了民族文化自信的內涵,我相信,每一位在濟臺灣青年也都與我一樣感同身受。”
  作為一名深諳兩岸文化“臺二代”,陳雅欣一直致力於促進兩岸青年人的交流。在山東大學讀本科時,她創建了校臺灣文化交流協會並擔任會長,在校園內舉辦臺灣美食展、圖片展,作為山東優秀臺灣青年參加國臺辦座談會。她表示非常感謝提供給他們青年人一個發聲平臺、能夠有展現自己能力的舞臺。出於對泉城的熱愛,目前她選擇留在濟南浪潮資訊工作,在公司繼續深耕。“目前,我負責支援公司海外銷售業務,積極倡導多元包容的企業文化,努力搭建全球員工交流溝通的橋梁。通過組織跨地區團隊建設活動、文化培訓課程等,促進不同地域背景員工之間的協作與理解,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為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舞臺貢獻力量,致力於讓世界看到中國的新實力。”
  作為一名城市變化的親歷者,陳雅欣認為當前濟南無論在文化交流還是就業創業方面都做得比較完善。她表示,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臺青創業正當時,她希望更多臺青來安家、安好家,她也會秉持初心,為兩岸文化建設添磚加瓦。(濟南日報愛濟南 記者:蘇曉萌)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