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遊客過個“融合年”
“春節假期,我們累計接待遊客20多萬人次,日均接待車輛上萬部,人流、車流都比去年同期增長5%,業績也同比增長5%,實現開門紅!”4日傍晚,剛拿到亮麗的業績單,天福服務區總經理何瀅不禁喜上眉梢。
春節期間,漳浦縣天福高速服務區、天福石雕園成了不少市民遊客的“心頭好”,這個由臺商李瑞河投資的景區,集服務區、石雕園、閩南文化城、臺灣美食城、觀光茶園等於一體。自打春運開始,來這裡逛景區、買年貨、體驗非遺的人絡繹不絕,何瀅跟同事也從早到晚忙個不停。
如何陪伴遊客過個“融合年”,既有臺味又有閩南味?天福專門推出了“文化大餐”,讓非遺文化與遊客面對面。
春節期間,天福聯合漳浦縣婦聯、漳浦剪紙協會等開展“非遺之美 暢享旅途”非遺文化走進高速服務區活動,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多位傳統剪紙非遺技藝傳承人現場帶領遊客沉浸式體驗漳浦剪紙藝術,剪出一幅幅帶有蛇年元素、喜氣洋洋的作品,讓遊客把“福”帶回家;富有閩南特色的提線木偶展演,為遊客獻上一場場視聽盛宴;茶歇區的閩南工夫茶技藝展示,有滋有味的閩臺土特産年貨一條街,讓遊客盡享茶香與美食的樂趣……
“有一家在外旅遊過年的武漢遊客,在我們景區過了一個難忘年,還給我們留言點讚吶。”説起迎來送往的暖心故事,何瀅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她告訴記者,這家人特別喜歡漳浦剪紙,得知有非遺活動舉辦,就特意帶孩子多留了一天,剪紙藝人陪他們沉浸式體驗剪紙,教授完成“送福蛇”“福字”等造型各異的剪紙作品,“讓他們把年味跟福氣都帶回家”。
留在福建過年的不少臺胞,也直呼被天福景區“種草”。臺青蘇怡音説,她很喜歡漳浦和漳州,這裡年味特別濃,民俗活動豐富多彩,還有鹹水鴨、金橘等美食讓她印象深刻。
為了豐富遊客的旅遊體驗,天福石雕園景區還推出了互動體驗項目“新春遊園”民俗活動,增加遊客的參與感。凡是逛景區的遊客,均可參與“好運乒乓球中獎活動”,美食、茶禮、紀念品等應有盡有;遊園途中拍照發朋友圈,即可參與“投壺”和“套圈圈”遊戲,更是吸引了大人小孩的關注。
“逛天福,年味滿滿,是我們的一貫傳統,也是對遊客的承諾!”何瀅説,今年天福繼續推出共用幸福年夜飯活動,為92位駐留在服務區、無法趕回家的司乘人員免費提供年夜飯,“除夕夜裏大家看春晚、吃年夜飯、嘗臺味點心、品高山茶,一起感受濃濃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