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書”聯動兩岸情,2025《遼視春晚》用年代金曲詮釋家國同源
在2025《遼視春晚》的舞臺上,組歌《故鄉情》一經播出,就用滿滿的“回憶殺”深深觸動無數觀眾的心弦。這個節目的表演者,不僅有來自瀋陽的中國流行音樂殿堂級歌手李春波、艾敬,還包括來自瀋陽籍演員秦昊和他的“瀋陽媳婦”伊能靜這對夫婦組合。隨著《一封家書》《艷粉街的故事》《流浪的小孩》以及四人合唱的《瀋陽啊瀋陽我的故鄉》依次上演,熒屏內外的觀眾無不被這些盛滿回憶與感動的旋律深深陶醉,也沉浸在想家、思鄉的共同情緒中。
作為從遼寧瀋陽走向全國的頂級歌手,艾敬的《我的一九九七》和《艷粉街的故事》都是其家喻戶曉的代表作。她用富含詩性的歌詞講述了兒時家鄉的幸福回憶,在低吟淺唱中完成了極具地域特色的時代敘事。而李春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憑著代表作《小芳》《一封家書》風靡全國,其中《一封家書》更是因作品表達了遊子對父母的思念之情而引發無數人的情感共鳴。每每旋律響起,便能把時光瞬間拉回到那個還在用書信傳遞情意的年代。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有感於這首歌中蘊含的巨大的情感力量,遼寧衛視在今年春運開始後的第一時間發起“用一封家書喚遊子回家”活動,並迅速引發全網關注和廣泛參與,贏得無數網友的情感共鳴,斬獲全網大量熱搜,相關話題閱讀量破億……每個參與者都在用書信的方式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也進一步加深了觀眾對作品及節目主題的理解和認知。
“一封家書”不僅聯動著故鄉情,也聯動著兩岸情。初次登上家鄉舞臺的“影帝”秦昊,與愛妻伊能靜攜手演繹的《流浪的小孩》更是將節目推向情感高潮。祖籍山東的伊能靜,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是成名的偶像歌手,後來又跨界影視和文學創作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她雖然生在臺灣,但近年來卻始終將事業重心放在了內地,最後還成了一位“瀋陽媳婦”。這種“根在內地、情係寶島”的特殊身份,也讓她對兩岸關係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他們的結合本就是“兩岸一家親”的生動體現,他們的歌聲更是唱出了跨越海峽的深刻內涵。伊能靜更是在錄製結束後發佈了一條微博,分享春節探親計劃的同時,再次表達了“兩岸一家親”的真摯情感。
在壓軸環節中,四位嘉賓又共同演繹了最具經典意味的年代金曲《瀋陽啊瀋陽,我的故鄉》,不僅讓無數觀眾在歌聲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城市記憶,也把整場晚會的氣氛再次推向至高點。當他們縱情高歌“社會主義高樓大廈,矗立在古老的瀋陽”時,那一刻他們與家鄉、與祖國永恒的血脈連接讓每一位觀眾都收穫了滿滿的感動。能夠通過一組金曲的演繹,實現從個人情感到家國情懷的昇華,不僅讓這個滿溢著故鄉情、家國情的節目成為《遼視春晚》歷史上的又一經典時刻,也在用這樣的方式為經典作品賦予全新的時代注解。
所有流浪的腳步,終將找到心靈的故土。2025《遼視春晚》通過組歌《故鄉情》傳達出遊子對家鄉的眷戀之情,也溫情詮釋了“家文化”的深刻含義。這種對於文化同源的精神溯源,和對於祖國統一的熱切嚮往,不僅構成了整個節目的藝術靈魂,更凝聚著海峽兒女跨越地理阻隔的心靈共鳴,和兩岸人民渴望祖國統一、期盼民族復興的共同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