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剎連兩岸 鐘鼓傳鄉音!探尋安海龍山寺“遷臺記憶”
臺海網11月1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何美嬌 王福敬 通訊員 蔡路茜)提起閩臺緣故事,建築是少不了的話題。連橫《臺灣通史》有雲:“臺灣宮室,多從漳泉。”在臺灣,源於閩南的古建築星羅棋佈,閩臺傳統建築文化一脈相承,是兩岸同根同源的歷史見證,更是聯結兩岸情感的紐帶。作為臺灣五大龍山寺祖庭的安海龍山寺於今年4月獲批“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泉臺兩岸龍山寺的閩臺緣,從古至今仍在延續加深……
源起安海
未有臺北先有艋舺龍山寺
“懊悔為什麼不早幾年來,太晚認識安海龍山寺。”8月9日,臺灣古建築研究者林嘉澍首次探訪安海龍山寺,一時之間,腦海裏曾經研究學習的臺灣建築淵源在眼前具像化。哪怕時隔三個月,11月10日,回憶起在安海龍山寺的情景,他的內心仍洶湧澎湃,“看到安海龍山寺後,我深刻理解了艋舺龍山寺起源於泉州的脈絡根源”。
明末清初時期,泉州經歷了三次遷居臺灣的移民潮。臺灣海峽在早期被稱為“黑水溝”,水流湍急洶湧,因此古人曾有雲“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為保平安,泉州民眾出發之前會先到安海龍山寺上香,並帶著龍山寺觀音菩薩像或香火袋啟程,到臺安定後,便會建寺將香火袋供奉起來,以表達對龍山寺觀音的感恩。
在臺灣,共有五座安海龍山寺分燈,即艋舺龍山寺、淡水龍山寺、鳳山龍山寺、鹿港龍山寺以及臺南龍山寺,臺灣五大龍山寺帶著祖庭安海龍山寺的建築印記、閩南文化印記、信俗文化散落于臺灣各地。“龍山寺不僅是全臺香火鼎盛的廟宇,更是鹿港、艋舺、淡水、鳳山、臺南地區的活歷史。”談及此次參觀安海龍山寺初衷,林嘉澍告訴導報記者,他追隨臺灣著名古建築學者李乾朗研究臺灣傳統建築文化,而艋舺龍山寺正是由泉州惠安溪底派建築名匠王益順于1920年修建,“受恩師指導,長期拜讀恩師著作,有感於在臺灣調研古建築範圍有限,恩師鼓勵我應往大陸探尋古建築之源”。
據清同治修《淡水廳志》等史料記載:“龍山寺,一在艋甲街,泉州安海分派,乾隆三年建……”“以龍山寺為中心,創設了臺北北郊、泉郊等商業組織”……來自晉江、南安、惠安的泉州人(又稱“三邑人”)到艋舺,即臺北發源地開發,並建設了艋舺龍山寺,後由王益順改建。
林嘉澍嚮導報記者介紹説:“王益順應臺灣企業家辜顯榮之邀,于1919年率領侄兒王樹發及十多名溪底匠師來臺,參與臺北艋舺龍山寺的改建。”據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世猛講述,王益順在設計臺北艋舺龍山寺時,為倣照晉江安海龍山寺之建造風格,曾經測量過安海龍山寺尺寸。此外,該寺建設之時還拓印了祖庭安海龍山寺的匾額,至今猶存。
導報記者來到位於晉江市安海鎮型厝村北龍山之麓的龍山寺,行至寬敞的寺前廣場,有一放生池,穿過照墻,行經前埕,可見鐘鼓樓,再往裏走,來到圓通寶殿拜壇,只見一對清道光年間的青石蟠龍八角柱屹立殿前。抬步踏入殿內,龕臺內供奉著木雕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佛龕上方高懸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題寫的“通身手眼”匾額。“上世紀90年代,因歷史原因,祖庭安海龍山寺的原匾遭損,安海鄉賢赴艋舺龍山寺拍照取樣,重制匾額懸於今天龍山寺的圓通寶殿內。”導報記者探訪安海龍山寺時,寺內講解員許漢冬笑著説,“可以説,該匾見證了明末清初以來龍山寺觀音信仰的對外傳播,又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海峽兩岸宗教文化的交流。”
緣起血脈
尋根歸鄉才是心安處
據《晉江縣誌》記載:“安海龍山寺在八都安平,古稱普現殿,以大樟樹雕千手眼佛祖祀之,座下樹根石井尚存,隋皇泰年間建……”安海龍山寺始建於隋皇泰年間,古稱“天竺寺”,又名“普現殿”,俗稱“觀音殿”,係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現寺宇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至光緒五年(1879年)所建,為典型的清代閩南傳統寺宇建築。
據介紹,該寺于1982年9月被晉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142座全國重點漢傳佛教寺院之一;1991年,龍山寺明代木雕千手千眼觀音立像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海龍山寺作為重要涉臺文物,凝聚著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情感和身份標識。“其實,安海龍山寺在臺灣民眾心中和湄洲媽祖廟一樣,是民間信仰的起源。”一談及安海龍山寺,林嘉澍心中感觸良多,“參觀龍山寺時我的心情跌宕起伏,有落葉歸根的感動。”
林嘉澍是來自福建漳州的板橋林家後裔,身上流著閩南人血脈的他,尋著先輩的蹤跡,一邊探訪古建築,一邊尋根謁祖。他走過福州、去過廈門、回過漳州,當他來到泉州時,對於古建築的熱衷之情和對家鄉的情懷如涌泉般汩汩流淌,“我在閩南這片大地上找到了我的精神歸屬,這裡有我的祖輩,有祖輩建設的古建築,古建築是會講故事的老房子”。透過它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閩臺傳統建築文化的連接與閩臺兩地之間不可分割的血脈關係。
傳承保護
守護兩岸共同印記
得知今年4月安海龍山寺獲頒“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林嘉澍感慨道:“來到這裡,我發現,相較于臺灣年輕人,大陸的年輕人更看重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我在走訪參觀安海龍山寺時很震撼,寺廟在多方合力下很完好地保留下來。”林嘉澍認為,安海龍山寺成為對臺交流基地,更是一大福音,他期待舉辦更多交流活動,讓臺灣民眾除了信仰交流之外,更能了解閩臺龍山寺的歷史變遷及建築的傳承,進一步凝聚民族意識。
“自從協會接管寺廟後,我們開始很注重寺廟檔案整理、相關資料的保護與收集,去年我們設立了專門展廳,展示多年來安海龍山寺的發展與對臺交流。此外,我在整理安海龍山寺與臺灣五大龍山寺相關歷史淵源時,還甄別糾正了部分史實錯誤。”安海龍山寺解説員許漢冬告訴導報記者,2013年晉江市佛教協會接管安海龍山寺後,積極開展一系列的對臺交流活動,共接待臺灣來賓200余次。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安海龍山寺首次以祖庭寺院的身份,組成觀音文化交流團一行13人,赴臺開展為期5天的交流訪問,並邀請臺灣五大龍山寺來泉觀禮。牽線搭橋,以安海龍山寺為主繩,將臺灣更多的龍山寺串連起來。許漢冬説:“據我所知,在此之前,臺灣各龍山寺之間相互不通聯,甚至寺廟之間存有嫌隙,在安海龍山寺的帶動下,各龍山寺之間交流互動更多了,關係也更加緊密了。”
據悉,安海龍山寺的保護規劃由文物部門負責委託編制並獲國家文物局批復同意,龍山寺片區改造提升項目實施方案、徵地安置工作也已經在推進中。安海龍山寺改造提升項目將以保護為前提,致力於打造龍山寺民俗文化街區,建設集交通站點、街區、社區為一體的北環商貿綜合社區,在發展“朝奉産業”和“香客經濟”的同時,帶動形成新業態、新商圈,更好地發揮龍山寺在對臺、對外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
同樣致力於保護閩臺古建築的還有林嘉澍。他説:“不少臺灣年輕人對於祖國大陸有很深的疏離感和割裂感,我計劃接下來經常回到祖國大陸,帶回更多的古建築資料,讓更多的臺灣年輕人了解閩臺文化、古建築文化,告訴他們,我們是炎黃子孫,兩岸血脈相連。”
林嘉澍恩師李乾朗30多年來負責艋舺龍山寺調查研究計劃,近年來林嘉澍也參與其中,共同保護寺廟,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古建築,守護兩岸共同記憶,喚醒更多臺灣年輕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閩臺共同保護好有歷史淵源的古建築,就是在傳承文化、守護歷史,讓更多臺灣民眾意識到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涉臺文物是兩岸同胞同根同源的歷史見證,為守護好珍貴的兩岸共同記憶,2024年10月,《福建省閩臺關係檔案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是大陸首部文化領域涉臺專項地方性法規,旨在健全統籌協調機制、完善社會參與機制、建立司法服務保障機制,並鼓勵閩臺兩地開展閩臺關係檔案的交流與合作。未來,海峽兩岸,也會有更多的“許漢冬”與“林嘉澍”守護兩岸共同的文化印記、“遷臺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