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各地法院審結一審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案逾49萬件
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25日電(記者 張素)中國法院持續加強創新涉外商事審判機制,不斷提升審判質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第三巡迴法庭庭長王淑梅24日在一場會議上介紹,2013年至2024年上半年,各地法院共審結一審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案件49.22萬件,有力服務保障高水準對外開放。
當日,中國—中亞國家最高法院院長會議在烏魯木齊舉行。王淑梅在“跨境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專題研討階段發言,介紹中國法院構建和完善跨境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的經驗。
據介紹,2018年,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分別在深圳、西安設立第一、第二國際商事法庭,妥善審理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規則引領力的跨境民商事案件,涉案標的額達100多億元人民幣。此外,蘇州、北京等12個涉外案件集中的地方法院設立了國際商事法庭,健全涉外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區域營商環境。
在創新涉外商事審判機制、打造跨境商事糾紛解決“中國試驗田”的同時,中方善用調解方式解決跨境商事糾紛,積極打造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優選地。
王淑梅舉例説,“義新歐”中歐班列起始地——浙江省義烏市成立了義烏市涉外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吸納來自14個國家的15名外籍調解員。截至今年8月底,義烏法院與調解委員會共同化解涉外糾紛1003起,構建了各部門協同聯動、一體化的涉外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
據統計,中國法院先後與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司法機構、20多個國際或區域性組織建立友好交往關係,簽署70多份合作協議或備忘錄。2013年以來,中國法院審結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民商事判決案件8000余件,涉及40余個國家。
“展望未來,中國法院期待與中亞各國互學互鑒,共同豐富跨境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為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大法治動能。”王淑梅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