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港澳臺科技工作者圓桌對話:為融入國家發展建言獻策

2022-06-28 13: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長沙6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 向一鵬)“拓寬香港科技隊伍融入國家科技發展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的途徑”“澳門科技界將通過多種方式與內地科技界深度交融”“建議各地區能參考福建經驗,讓臺灣青年能為祖國鄉村振興建設盡一份心力”……

  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6月26日至27日在湖南長沙舉行,在年會期間舉行的“港澳臺科技工作者圓桌對話”專項活動上,多位港澳臺科技工作者參會代表對話交流,為如何推動港澳臺地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建言獻策。

  香港致公協會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資訊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與榮休教授林琿,現已回到家鄉任教于江西師範大學。他説,香港科技隊伍是中國科技隊伍中具有高度國際化特色的群體,香港可以成為中國科協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基地。

  林琿建議,中國科協要發揮好自身特色與優勢,用好具有國際化優勢和高層人才優勢的香港,建立與中國科協有實質性工作聯繫的香港科學技術協會,打造中國香港科技交流與傳播基地,拓寬香港科技隊伍融入國家科技發展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的途徑,夯實香港科技事業融入祖國科技事業的社會基礎。

  中國科協常委、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建議,依託中國科協豐富的學術和人才資源與澳門進行精準對接與合作,結合澳門科研院所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優勢,以及澳門大學建有的9間粵港澳聯合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及下屬院所成立6間聯合實驗室的平臺基礎,雙方開展務實合作,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宋永華表示,澳門科技界亦期望作為國際化交流窗口,發揮國際化優勢,促進國內與國際科技合作與發展。同時,澳門也建有各種國際組織,持續推動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服務平臺,希望由此發揮“澳門所長”,深化與內地及國際的全面合作。澳門科技界將積極把握國家戰略導向和大灣區發展機遇,通過多種方式與內地科技界深度交融,為澳門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貢獻。

  中國科協“十大”臺灣特邀代表、南京伊諾光點創夢基地創始人錢振漢介紹説,他在南京從事科技孵化器工作已有8年,目前有兩個空間運營,分別協助兩岸整合電路及人工智慧、兩岸文化及科技教育創新的人才與企業落地發展。

  錢振漢認為,臺灣的農業科技與半導體科技在全球都屬於領先地位,建議大陸適度引進臺灣農業科技人才。他説,福建省已率先實施《關於深化閩臺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若干措施》,目前日趨成熟,合作範圍從村莊規劃設計、文創拓展到歷史文化保護、農房建設、産業培育等多領域多方面。希望各地區能參考福建經驗,讓臺灣青年能為祖國鄉村振興建設盡一份心力。

  中國科協委員、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認為,國家2021年9月公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創建新平臺,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打造新空間,更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提供新示範。

  崔世平表示,“橫琴方案”公佈以來,越來越多有潛力的企業及科技創新初創企業落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推動澳門産業多元,服務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建議研究在深合區引入熟悉澳門科技人員和科創企業特性、了解澳門及橫琴科技産業發展動向的科技領域專業社團,為在深合區的科技工作人員和科技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校長劉良在會場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表示,“廣東、香港、澳門都各具優勢,我們要把這些優勢整合起來,還要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特點發揮好、優勢利用好”,在應對疫情防控的疫苗和藥物研發等諸多領域,促進港澳與內地開展更廣泛、更深入的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的一個重大戰略,在我看來這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進行政策配套。”劉良還建議國家大的研究機構和企業在港澳設立科技創新離岸中心,科研成果都是為國家服務,助力國家科技高水準自立自強,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港澳臺科技工作者圓桌對話”由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港澳臺辦公室主任羅暉主持,她表示,中國科協把加強與港澳臺地區科技交流寫入章程,作為重點工作部署。科協組織將認真總結港澳臺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建議,立足實際,聚焦重點關切問題開展務實合作,凝聚融入國家發展的思想共識。

  羅暉強調,中國科協鼓勵港澳臺科技界特別是青少年投身國家科技事業,將通過打造服務港澳臺科技工作者平臺、強化工程師國際互認合作等系列舉措,促進港澳臺科技工作者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