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畫者龔亭如:詮釋溫柔而堅定的女性力量
中新網北京4月14日電 題:臺灣畫者龔亭如:詮釋溫柔而堅定的女性力量
作者 劉玥晴
今年婦女節,北京策展人芃芃發起一場名為“愛繪畫——天然去雕飾 女性畫展”的特殊展覽。25位非科班出身卻充滿靈氣的女性畫者,多維度呈現她們敏銳的感受能力、獨特的觀察視角和天然的繪畫才能。其中有一名定居北京的臺灣參展者——龔亭如。
“我周圍越來越多女性朋友,在工作閒暇或退休後拿起了畫筆”,作為畫家,芃芃近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説,“我常常感動於她們對繪畫共有的那種專注、努力和熱忱”。
龔亭如生於臺灣,1989年隨經商的父親來到大陸,2009年在北京定居。起初,她通過朋友找到芃芃,希望為女兒推薦一名油畫老師。之後幾年,二人聯絡並不密切。
一次,芃芃在選畫框時再次遇見了龔亭如,本以為對方是為女兒的作品做裝裱,沒想到是為了她自己的畫。原來,龔亭如自女兒學油畫起,便在一旁跟著練習,已經堅持6年。加之生活感悟,她的油畫已具備很強的美感和張力。
龔亭如小時候便對繪畫産生興趣,雖沒有系統學習,但時常將課本中的插圖以“工筆畫”形式臨摹出來。面對母親的不看好和繁重的課業,她將自己的畫畫夢埋在心底,直到女兒學油畫時才重拾畫筆。
“我買齊了顏料、畫筆、調色盤等一整套畫具,然後從頭開始學”,此後,龔亭如從伺候不好顏料顏色,到精準調色,經歷了一節節課的積累與一幅幅畫的磨練,也從臨摹轉變為創作。
作為母親,龔亭如散發著溫柔的氣質,每當談起畫畫,她眼中閃著堅定的光。
新冠疫情期間,龔亭如潛心作畫。她將之前去迪拜旅行拍的照片翻了出來,邊回憶美好時光,邊照著圖片畫畫。
有一張照片拍攝了旅途中一家自助餐廳的甜品區,金質的盤子和銀質的夾子在光線下交相輝映,玻璃器皿閃閃發亮,與甜點的質地形成鮮明對比。“就我的功力而言,它太複雜了”,不過,龔亭如靜下心來,一點點鑽研筆觸、高光和陰影,“等真正畫完後,我知道我又超越了自己”。
漸漸地,龔亭如對色彩的運用大膽起來,形成了自身的風格。她的畫作常帶中西結合的韻味,充滿想像力,如《夢露的月餅》展現了美國女演員瑪麗蓮 夢露笑著享用抹茶味月餅的畫面。她解釋道,從小在臺灣接受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和海外留學經歷都深深影響著她的思路。
作品可以參加此次展覽,龔亭如既興奮又忐忑。隨著畫展的好評越來越多,她信心倍增,“通過這些畫作,我感受到了女性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感悟和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
龔亭如在北京經營一家室內設計公司和咖啡廳。她認為女性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兼顧家庭和自己的夢想。“畫畫拓寬了我的視野,讓我學會觀察生活,挖掘其中的美好,我很享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