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手聯彈”奏響祖國統一最強音

2021-10-26 11:17: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這是中華民族歷史演進大勢所決定的,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在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振聾發聵,深刻闡明瞭實現祖國統一的歷史必然性。

  祖國統一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孫中山先生説:“‘統一’是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産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這擔負著歷史使命與時代重托,承載著光榮與夢想,需持之以恒做好“四手聯彈”,在實現民族復興偉業中奏響祖國統一最強音。

  築牢“九二共識”這塊政治基石。“九二共識”的核心是一個中國原則,這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進展的政治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將“九二共識”生動地比喻為“定海神針”,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回顧兩岸發展史可以發現,“九二共識”堅持得好與不好,直接關係兩岸關係是和諧順暢還是曲折受阻。儘管臺灣與祖國大陸尚未統一,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割,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的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兩岸同胞應進一步增強國家意識與民族情感,深刻認識到“九二共識”的關鍵作用與現實意義,堅決維護一個中國原則,積極投身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這一無上光榮的崇高事業。

  守好“強大祖國”這個有力依靠。“有強大祖國做依靠,臺灣同胞的民生福祉會更好,發展空間會更大,在國際上腰桿會更硬、底氣會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嚴。”大陸擁有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持續位列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于臺灣而言,積極融入“雙迴圈”新發展格局可以抓住巨大商機,贏得發展主動權;近年來,大陸方面緊扣當下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先後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等惠臺利民政策措施,在生産經營、就業創業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援,極大增強了臺企的發展活力和臺胞的民生福祉;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同向發力,中國的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今非昔比,具有保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臺胞安全的強大能力……生逢偉大時代,同處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兩岸同胞應珍惜前所未有的國家盛世和發展機遇,依託于國家提供的廣闊平臺,積極參與形式多樣的經濟互動、文化交流、學術研討等活動,共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用祖國繁榮富強偉大榮光。

  做好“一脈相連”這篇溫情文章。“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翻開歷史的畫卷,臺灣始終與祖國命運與共,臺灣同胞始終與祖國人民心心相印,展現了守望相助的手足情誼與同胞大愛。革命戰爭年代,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捍衛國家領土完整,數十萬台胞“甘將熱血沃中華”,為抗戰勝利作出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後,當年到大陸參加抗日的臺胞選擇留下繼續貢獻智慧和力量,積極投身於新中國火熱的建設洪流中;上世紀80年代末兩岸恢復交流後,臺商“西進”浪潮疊起,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積極投資興業,為大陸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在特大洪水、汶川地震、南方雪災、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災害疾病面前,臺胞臺企總會解囊相助,幫助受災地區渡過難關。“兩岸一家親”理念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強大民意基礎,兩岸同胞應汲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合”智慧,重溫歷史記憶,涵養愛國情懷,敞開心扉坦誠相待,風雨同舟共克時艱。

  打贏“反對‘臺獨’”這場攻堅戰役。民進黨二度上臺後,不僅施政荒腔走板,民眾怨聲載道,還公然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操弄“以法謀獨”“以洋謀獨”“以疫謀獨”的政治伎倆,不斷挑釁大陸底線,是造成當前臺海形勢緊張動蕩的根源。這種賣“臺”求榮的“臺獨”分裂行徑和伎倆都是註定要失敗的,必將受到人民的譴責和歷史的懲罰。兩岸同胞應堅定立場,堅信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與“臺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作鬥爭,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用和平。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裏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裏人商量著辦。”臺灣問題説到底是歷史遺留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有信心和能力答好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考卷。我們更加堅信,親人之間從沒有解不開的心結,兩岸之間一定有可期待的未來。

  (作者:馬明陽)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