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知名人士訪李莊:共同歷史記憶和文化紐帶不可磨滅

2021-10-18 09:4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四川宜賓10月17日電 (記者 王鵬)“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17日,在長江畔的李莊古鎮,參觀完李莊文化抗戰博物館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揮毫寫下了這句王昌齡的詩。

  當日,2021“兩岸情李莊行”海峽兩岸交流活動在四川宜賓開幕,海峽兩岸文化學術界知名人士、兩岸文旅文創業界嘉賓、李莊文化名人後代等100余人同訪李莊,重溫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

  位於長江邊的宜賓李莊古鎮,與重慶、成都、昆明並列為中國抗戰大後方的四大文化中心。81年前,抗日戰爭中,李莊接納了10余所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遷川,一大批專家學者、學術機構得以在此存續中華文脈,涵養民族精神,築起了文化抗戰的銅墻鐵壁。此後,隨著部分科研、學術機構和高等學府遷到臺灣,一批學術大家也輾轉到了臺灣,李莊因此與臺灣結下了深厚情緣。2018年12月,李莊古鎮獲設“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我是第一次來李莊,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我們要傳承我們的歷史。”新黨前主席郁慕明説,他與李莊有特殊的淵源,李莊從1940年開始接納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而自己也剛好出生於1940年。

  郁慕明表示,李莊作為兩岸的文化紐帶,有很多故事需要讓臺灣人了解。“臺灣不是冒出來的,臺灣跟大陸有歷史淵源。很多臺灣鄉親需要知道,過去兩岸不僅是東南沿海的淵源,像西南這邊李莊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講。”他説,未來自己介紹兩岸關係時,李莊就是一個真實的題材。

  “兩岸有共同的歷史記憶,有共同的文化紐帶,不可磨滅。”南開大學臺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同樣表示,在當前嚴峻的兩岸關係下,訪問李莊有特別的意義,“我們應該效倣李莊的精神,每個人從自己做起,尤其兩岸人民能夠攜手同心,一起為我們自己也為我們這個民族奮鬥。”

  作為在四川工作的青年臺商,賴俊豪在“打卡”新落成的李莊文化抗戰博物館後,更真切感受到了李莊的獨特意義。他説,來李莊參訪才知道,以前讀書時了解到的臺灣教授學者,其實很多都是從李莊發展的,因此自己有一種尋根溯源的感覺。“我本身是學土木建築的,看到這裡的營造學社舊址,梁思成和林徽因(曾)在這裡研究,有很多不同的感受。”

  “站在李莊,觸摸到的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抗戰記憶,感受到的是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四川人民生生不息的家國情懷,感悟到的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四川省臺辦主任羅治平表示,李莊是四川與臺灣眾多聯結中的重要一環,此次活動也折射出四川與臺灣密切的人文交流,即使有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川臺民眾之間交流合作的熱情和願望依然持續。(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