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藝術家與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半生緣”:中國彩 中國心
中新社株洲3月27日電 題:臺灣藝術家與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半生緣”:中國彩 中國心
作者 劉曼
“在1380攝氏度的高溫下,泥坯、色料與釉漿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醴陵釉下五彩瓷就像天生麗質的美人,由內而外美得絢爛多姿。”明媚春日,年過六旬的臺灣藝術家關蘭在位於湖南醴陵的工作室裏,一手輕輕轉動瓷器素坯,一手握筆沾彩往上描繪花草,神情專注,眼露期待。
她介紹,燒製成功的醴陵釉下五彩瓷有白如玉、聲如磬、薄如紙、彩如虹等特質,燒制時若出現窯變,陶瓷色釉的色彩會變得豐富,增加畫面立體感,“著實是一種驚喜”。
關蘭祖籍廣東陽江,1953年生於香港,自幼隨父親、嶺南隔山畫派重要傳人關保民習畫,得隔山花鳥畫法精髓,中學後考入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全家隨她遷居臺灣。她在大學師從黃君壁、林玉山等國畫大師,深受中華傳統文化熏陶,為畢業後涉足兩岸文化藝術交流打下基礎。
上世紀八十年代,關蘭和父親在臺灣創辦的“隔山畫館”率先與大陸合作畫展,此後又促成關山月、趙少昂、王肇民等大陸畫家在臺灣辦展,引起強烈反響。“我們透過香港這第三地,做了很多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工作。連朵雲軒的藏畫,我也帶到臺灣展覽過。”關蘭開始多次往返兩岸。
2012年,關蘭隨祖籍湖南益陽的丈夫丁志興回鄉探親,偶然在長沙看到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展覽。“白潤似玉、彩透如虹,美到‘驚為天人’。”至今她都忘不了第一次見醴陵瓷的場景。
關蘭隨即決定來到“中國的三大古瓷都”之一的醴陵潛心繪瓷,如今已近10年。“剛開始有困難,在紙上作畫,畫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但畫瓷要經過窯火淬煉,畫什麼不一定是什麼,經常畫得很滿意,燒出來一塌糊塗。”經過無數次摸索實驗,繪畫基礎紮實的她才逐漸掌握這種化學變化,一邊吸取釉下五彩精華,一邊豐富釉下五彩創作。
關蘭用堆白、堆雕等工藝,“兼工帶寫”的畫法,加上釉下彩的工藝表現特點,令所繪花鳥魚蟲,在瓷器上表現得更自然靈動,如將釉漿點堆在畫好的錦鯉鱗片上,顯露立體感。她還會以二十四節氣、十二生肖等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進行創作。2013年,醴陵迎來的第一個臺灣藝術家的展覽,主角就是關蘭,名為《中國彩、中國心》。
“在數千年的中國瓷器史中,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出現,是瓷器史上的一朵奇葩,是獨一無二的。”這些年,關蘭和丈夫早已走遍醴陵的大街小巷,找尋創作靈感的同時,也見證著這座小城因瓷而興的發展。
關蘭説,醴陵有好的瓷泥、釉下彩和完整的燒窯工序,産業市場前景廣闊,但人才問題日益凸顯。“年輕力量上有很大缺口,體現在創作、畫瓷、燒窯、宣傳醴陵瓷等多方面。”她建議政府和企業出臺一些激勵政策和措施,建立完整的人才供應體制,讓“窯火”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目前,關蘭已開始對自己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作品編號,記錄重量、燒制溫度、報廢率等。“如果買家不小心打破了,就能以還碎片、溯源的方式換一個新的,這也是提升消費體驗的探索。”她還打算建造一座自己的窯爐和工作室。
“醴陵是釉下五彩瓷發源地,我年過半百與它結緣,創作越久,越覺得它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去展示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我會在這裡持續探索,一直沉迷。”關蘭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