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臺灣制茶大師的兩岸茶緣
茶山“行腳僧”
迎師、盥洗、拜茶聖、頌帖拜師……近日,一場特殊的拜師禮在位於福州三坊七巷的臺灣會館舉行。臺灣制茶大師左如玉一襲中式長衫,面帶微笑,筆直地坐于首座。座下,來自海峽兩岸的8位茶業業者、茗茶愛好者依循唐代《通典》記載的“束脩禮”行禮。左如玉則動作輕柔、態度謙和地回禮,舉手投足間淡雅如茶。
古人云,茶品如人品。今年56歲的左如玉出生於臺灣苗栗的一個制茶世家,家中四代種植、製作東方美人茶,6歲起她就學著制茶。然而,漸漸地,她發現,茶的世界浩瀚無邊,若照本宣科地沿襲祖輩製作東方美人茶的技藝,只會停滯不前。於是,20多歲時,左如玉立下“願做茶中‘行腳僧’,哪有好茶哪去”的志向,開始四處探訪茶園,琢磨著如何創新制茶法。
大陸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為了讓自己的制茶技術更加精湛,左如玉走遍了福建、廣東、四川、安徽等茶區。“大陸許多地方茶樹品種好、土壤好,若能配以更合適的制茶技術,就能做出更多好茶。”行走在大陸的茶山間,她一邊尋好茶,向同行求教取經,一邊幫助當地茶農改善茶葉品質,由此結識了不少大陸茶友。
“每一株野生茶樹茶葉的顏色和香氣都不一樣,需要不同的制茶方法才能把它們各自的特點表現出來。”數十年來,左如玉從傳統制茶工藝出發,按照“適茶適種、適茶適做”的理念,不斷推陳出新,推出了超過百種茶品。
隨著年歲漸大,左如玉希冀能在兩岸找到志同道合的傳承人,讓更多人能承襲茶葉技藝。“這輩子,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研究茶文化。”幾年前,左如玉入駐位於廈門的龍威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並成立了公司。通過一場場的茶會以及教學活動,分享種茶經驗、制茶技藝,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