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行腳僧”左如玉:冀兩岸制茶技藝長足發展下去
中新網福州1月19日電 (閆旭)“我一生只做關於茶的工作,制茶,研究茶文化,管理茶園。”在兩岸往來十餘年的臺灣制茶師左如玉又邁出了新的一步——18日,她與來自兩岸的8名弟子在福州臺灣會館舉辦傳統的拜師禮儀式,以傳統禮儀見證兩岸茶技藝與文化傳承。
“我覺得自己現在年紀大了”,出生於1965年的左如玉説,“希望有更多人來傳承我的制茶技藝,希望兩岸的制茶技藝能夠長足地發展下去。”
左如玉在臺灣苗栗長大,家中四代做東方美人茶,從小浸淫在制茶的環境中,6歲起就學著制茶。兒時的基礎加上後來對制茶法不斷的創新,已創作超過百種茶品。
拜師禮依據唐代《通典》記載的“束脩禮”展開,並融入中華傳統茶文化內涵,8位弟子依次向師長行禮。為了凸顯茶文化底蘊,拜先師環節改為拜“茶聖”陸羽。
弟子們依次誦讀拜師貼,內容以茶文化為主題,弟子敬獻束脩、資糧、拜師茶等,正式敬拜師長。隨後,左如玉向每位弟子贈送一件制茶工具及原創茶品,並現場講解這些工具在制茶過程中的用途以及茶品的歷史和文化。
在臺灣,左如玉在屏東、苗栗、花蓮等地都有制茶基地。為了讓自己的制茶技術更加精湛,她也走遍了福建、廣東、四川、安徽等大陸茶區,還踏訪斯里蘭卡、印度大吉嶺等茶産區。近幾年,她在廈門落腳,入駐廈門龍威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成立了廈門左如玉茶業有限公司。
“我有一個自己的座右銘,就是‘願做茶中的行腳僧,哪有好茶哪去’,我一生依循著我自己的想法。”左如玉告訴記者,她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地方,最近看到好山好水的福建泰寧,便準備定下來,創建一個茶園基地,帶著學生們一起,在實地操作中把技藝傳授給他們。
左如玉認為,有的人適合學茶園管理,有的人適合學精焙,還有的人適合學習茶文化、行銷、包裝設計、茶道文化等等,但是每個人都要實際操作,從茶園管理開始參與。“這麼多環節合起來才叫茶,制茶的人要知道一片葉子的傳承是多麼不容易。”左如玉説,“這麼多環節不可能一個人搞定,所以最後要因材施教,讓他們學習不同的專業。”
左如玉收的8名學生中,有在臺灣時就跟她學制茶多年臺灣青年,也有這幾年在大陸認識的癡迷于制茶的人。
魏宏羽是潮州市潮安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鳳凰單叢制茶技藝”的一名傳承人,5年前在機緣巧合下與左如玉結識,被她的制茶理念所感染。“之前在潮州,我一直以為鳳凰單叢是最好的茶,後來跟著左老師走了很多地方,才覺得茶是包羅萬象的。”魏宏羽認為,兩岸的制茶技藝應互相學習,融會貫通,這樣才不會“坐井觀天”。
來自臺灣高雄的楊超閎是一名設計師,過去在臺灣最愛喝咖啡的他,來到福建創業後才開始喝茶,遇到左如玉才真正開始了解中華茶文化的浩瀚。“真正去品茶後,才會發現茶葉那麼美妙。”他表示,希望通過拜師學習到更多的制茶技藝和茶歷史,結合文創設計,讓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