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攜手臺青,許一個十年之約

2020-06-05 13:37:00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美麗鄉村建設方興未艾,成為不少臺灣青年西進大陸逐夢的舞臺。5月8日,臺青李志章與永泰縣同安鎮嵐口村簽署了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十年雙方攜手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嵐口村如何邁出新一步?面對各式鄉村規劃,又該如何實現差異化經營?

  莊寨周邊的民宿規劃

  進入初夏,現存百餘座永泰莊寨中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愛荊莊、青石寨,迎來了不少周邊遊客人。距離兩座莊寨7公里外的嵐口村,正準備改建一座土木結構的舊宅,期待讓它成為遊客過夜遊的首選地。

  歷史悠久的永泰莊寨,吸引越來越多人一探究竟。防禦性墻體、跑馬道、碉式角樓、竹制槍孔等,體現了莊寨的防禦性功能;而屋內的精美窗花、石雕、灰塑、彩繪以及許多老物件,則呈現出農耕文化的底蘊。

  “嵐口村距離這兩座莊寨不遠,若能圍繞莊寨文化展開鄉村振興規劃,可以為村莊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嵐口村村主任張世英錶示。

  近年來,永泰引進臺灣建築師、規劃師,在嵩口鎮、長慶鎮等地開展村莊規劃設計諮詢“陪護式”服務,效果不俗。嵐口村也希望借助這一合作模式,推動鄉村振興。

  來自高雄的李志章2017年到福州創業。福建鼓勵有經驗的臺灣建築師、規劃師以“陪護式”指導服務方式參與鄉村振興,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認為,這是雙贏。”李志章表示,臺灣在鄉村社區營造方面起步較早,已經摸索出一套“先挖掘自然人文環境要素,再加入創意和美學元素,進而打造鄉村旅遊産品”的模式。“永泰莊寨文化地域特色鮮明,以臺灣的模式發掘,可以形成一種獨特的鄉村旅遊資源。”

  今年春節,李志章留在福建。居家防疫期間,他將投資目光鎖定在嵐口村。“愛荊莊、青石寨附近民宿較少,若嵐口村從民宿業入手,可以吸引莊寨遊客在嵐口村過夜遊,有機會帶動其他産業發展。”

  他隨即與在榕臺籍設計師團隊聯繫,借助專業力量投身福建美麗鄉村建設。同時,他籌措200萬元,在永泰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註冊成立了福州市雲嵐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隨著大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場消費熱情正在逐步恢復,主打綠色生態的鄉村遊必然重新受到青睞。另一方面,嵐口村村幹部振興鄉村經濟的決心也感動了我,為了促成合作,他們專程到福州商談合作細節。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援,我相信嵐口村美麗鄉村建設的腳步會更加順暢、平穩。”李志章信心滿滿。

  根據李志章與嵐口村的合作協議,雙方各自出資50萬元,首先將荒廢的舊村部改造成具有臺灣特色的民宿。“舊村部兩層樓高,土墻烏瓦,我們將儘量保留原有的建築風味,採取臺式精緻服務的管理理念,讓遊客在鄉野之中感受‘家’的溫馨。”李志章表示,目前民宿設計圖已基本完成,改裝動工在即,預計於今年8月正式開業。

  美麗鄉村需差異化經營

  當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美麗鄉村建設也亟待“開新局”。如何在鄉村振興中“育新機”?臺青糰隊認為,應實現差異化經營。

  同樣在永泰,福州陽光學院臺籍教師馬彥彬與其他臺籍教師組成鄉創團隊,協助西安村與尾林村開展村落風貌改建。在永泰調研期間,馬彥彬等人結識了張世英等村幹部,了解到嵐口村的需求,正是他們為嵐口村與李志章牽線搭橋。

  “在同安鎮調研過程中,我十分看好嵐口村擁有的自然景觀、莊寨文化以及農産條件。但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之後,鄉村旅遊要改變過去人山人海吃紅利、圈山圈水收門票的老路,要進行品質化蛻變。”在馬彥彬看來,永泰是福州的後花園,處處好山好水,村村都想發展旅遊,因此更需要差異化的市場策略。

  為此,馬彥彬提出了以鄉村遊帶動地方産業發展的建議。“純旅遊業的産業鏈比較單薄,收益有限,容易流於同質化的削價競爭;應該抓準地方的特有農産品作為核心,構建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業態,拉長産業鏈,創造更多就業、創業崗位,吸引村裏的青年留下。”

  在這個超長“假期”裏,馬彥彬等臺籍教師經過數月的調研規劃,為兩個村制定了不同的發展規劃:西安村植被豐富,擬通過種植多種珍稀中藥材發展百草産業增收;尾林村景觀天然,擬引入夜釣、觀星等體驗項目,賦予鄉村生活全新內涵,形成“慢活旅遊”的新業態。

  李志章對差異化策略深表認同。“鄉村遊的品質,取決於對當地原生文化和旅遊附加值的挖掘。嵐口村不僅要打造一座設計美、服務優的民宿,更要賦予村民一個有認同感的空間。目前,村裏常住人口只有五六百人,大部分青壯年都在外打工,我們希望通過民宿項目帶動相關産業發展,為年青人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一起投身家鄉發展。”

  設想中,舊村部改建的民宿,將成為展示嵐口特色的“博物館”。民宿將配套老物件展廳、特色餐飲、傳統手作等增值服務項目,既培育就業崗位,也借此展現嵐口村的傳統風貌與家風傳承。

  “疫情防控常態化,為鄉村振興帶來挑戰和機遇。”馬彥彬認為,今後鄉村遊的業者必須學習如何做好常態性防疫措施,讓遊客安心暢遊,這是新挑戰與新成本;另一方面,疫情讓許多人更加關注康養事業,將為鄉村振興提供新的機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