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治“40現象”解讀
臺灣地區領導人與立法機構兩個重大選舉結束,輸贏結果已定。事前各種分析預測差別甚大,甚至不少與結果截然相反。之所以如此,在於對臺灣政治社會政治結構缺乏足夠了解。如果從臺灣已形成較穩固的政治結構去判斷,就不會出入太大,更不會出現嚴重的錯誤判斷。這個結構就是臺灣政治與選舉中存在的“40現象”。
臺灣政治結構過去是藍大於綠,而且逐步走向七三、六六到五五結構。2016年以來臺灣政治結構已由“藍大綠小”變為“綠大藍小”,而且呈現相對穩定的“綠六藍四”結構,也就是説藍營的基本盤為40%。
這一結構率先從臺北市變化開始,並且十分典型。長期以來,臺北市選民結構藍大於綠,儘管陳水扁曾當選市長,是因為國民黨分裂選舉使然,也沒有改變藍大綠小的結構。2014年“太陽花學運”之後,柯文哲崛起,他是在民進黨正式競爭中勝出後代表綠營參選的,戰勝了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這次選舉結果,連勝文得票61萬張,得票率為40.82%。此後臺北市幾次重大選舉,國民黨得票率始終維持在40%。2018年市長選舉,代表國民黨的丁守中獲得57萬票,得票率為40.81%,與連勝文的得票率幾乎完全一致。如果綠營不是“棄姚保柯”,國民黨丁守中是可以取勝的,一旦綠營團結對付國民黨,不是三分天下,國民黨在這一藍綠結構下就無法取勝。這次韓國瑜在臺北市得票數為68萬張,得票率為42%。這就是國民黨在臺北市的基本盤。下屆臺北市選舉,如果是藍綠對決,不出意外,國民黨仍難以贏得選舉。
就這次臺灣領導人選舉觀察,蔡英文獲得817萬票,創歷史新高,但得票率只有57.13%,低於馬英九2008年的58.45%的得票率,與她2016年56.12%的得票率相比僅增加了1個百分點。韓國瑜獲得552萬票,得票率為38.61%,若加上宋楚瑜得票率4.26%,泛藍合計為42.95%,與上屆朱立倫與宋楚瑜的合計得票率43.87%相差不到1個百分點。這就顯示目前臺灣藍綠結構呈現“六四結構”,泛藍得票率為43%左右,泛綠為57%左右。如果對這一基本政治結構有基本了解,判斷這次臺灣大選結果蔡勝韓輸就不會有太大意外。
在“藍綠六四”結構之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政黨力量差距並不大。在不分區民意代表的政黨得票數觀察,國民黨與民進黨分別獲得472萬與481萬票,得票率分別是33.98%與33.36%,相當接近。在區域民意代表選舉中,國民黨的得票數為576萬票,得票率為40.71%,這再次表明國民黨的基本盤為40%。民進黨的區域民意代表得票數為638萬票,得票率為45.11%,也領先不大。只是民進黨民意代表候選人運氣更佳,多了60多萬票,卻增加了23席。
在這次選舉中,40歲是蔡韓支援者主體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也是影響選舉輸贏的關鍵,即40歲以上尤其是50歲以上中老年是韓國瑜的主要支援群體,但領先蔡英文的比例不高,兩者比較接近。但40歲以下青年人即20-39歲年輕世代則是蔡英文的主要支援群體,大幅領先韓國瑜。選前多個民調顯示,年輕人對蔡英文的支援比例約為70%,韓國瑜的支援比例不足20%,依這兩個年齡段合計665萬人計算,投票率約為75%,約500萬人投票,蔡英文可獲得350萬票,韓獲得100萬票,差距250萬,這與最後蔡高出韓265萬票相當接近。這才是這次大選蔡勝的關鍵密碼,贏了青年,就贏了選舉。
另一個“40現象”是民進黨在大選中,處境最差時得票率也有40%。即2008年民進黨處境最艱困時由謝長廷代表參選,與人氣正高的馬英九對決,也獲得40%的得票率。就是説,綠營在大選中的得票數從40%上跳,而如今國民黨得票率通常情況下是以40%(42-43%)為高點,是國民黨得票率的天花板。在這一結構下,只有在綠營候選人實力較弱又發生重大意外事件、而國民黨候選人超強情況下,國民黨才有勝選的機會,也並不表示必然獲勝。但要滿足這一條件則是可遇不可求的。這次韓國瑜並非國民黨最強棒,尤其是他的選舉正當性不足、爭議事件太多,韓國瑜輸掉選舉尚屬正常,也基本上反映了國民黨的基本實力。
王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客座教授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
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