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戰“疫”記:8名臺胞“意外”滯留,“要和武漢堅持到底”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8名臺胞“意外”滯留,“要和武漢堅持到底”
中新社武漢3月28日電 題:8名臺胞“意外”滯留,“要和武漢堅持到底”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隔離成了現在最火的名詞、最新的世界”“我要和武漢在一起,無論如何要堅持到底”“風雨過後還是一片寧靜,相信春暖花開時深呼吸發現這個世界依然美麗”……
臺胞吳明峰與7名同伴滯留武漢兩月有餘。因這段特殊經歷,他有感而發譜出新歌《我要和武漢在一起》。從抵漢工作的外來者,到成為武漢開發區薛峰社區志願者,8名臺胞的“角色”因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轉變。
這支臺灣美食推廣團隊1月20日前後陸續抵漢,原計劃籌備當地農曆跨年燈會的小吃展銷,不料3天后“封城”消息落地,吳明峰一行被困江城,租住薛峰社區管轄範圍內的一間旅店。“我們一開始比較茫然,沒有跟臺辦聯繫,一度物資很緊張。”
社區居委會委員魏霜霞回憶,2月初聯繫到8人時,他們抵觸情緒較強烈。這些臺胞坦言,本是借過年機會來大陸掙錢,不想生意沒做成、成本暫時收不回來,且須自己開銷住酒店並不知歸期。“他們那陣子很排斥社區工作人員。”
得知此情況,地方檯辦與社區工作人員三番五次到府詢問情況、提供生活物資;後因酒店被徵用為隔離點,8人在社區安排下轉至新住宿點、延續至今;幫每人先後申請到逾3000元人民幣補助。
“聯繫到臺辦後,他們很照顧我們,幫我們捱過最難時候。我記得是第二次(來看我們),我就向社區提出做志願者。”吳明峰提到,開始志願服務後大家心情就改變了。
另一位臺胞郭秀格也表示,初期禁足在室內,心裏“悶”;一齣來室外,能做事情、幫人,心情舒服多了。“能做一點貢獻,我們感到心安。”
為人數過萬的社區居民運送菜、藥、包裹,看望獨居老人,于封控點為居民測體溫,提供簡易理髮服務……8名臺胞“封城”生活“一刻不得閒”。魏霜霞説,一些居民得知志願者是臺胞,驚訝之餘也感嘆“果然兩岸是一家親”,還有人甚至邀他們疫情過後上家吃飯。
逐漸,這8位曾熱切期盼回家的臺胞,也開始轉變想法。“看到那麼多醫務人員來武漢,社區工作人員務實服務,我們也想著是不是能做更多。等到武漢相對安全,也沒那麼迫切要回去了。”吳明峰説。
女生志願者黃宇甄認為,社區對於志願者們的防護工作很到位,自己“真的不會害怕”。“大陸現有確診從幾萬例降到目前僅4000左右,很開心、很感動。武漢防疫,做得非常棒。”
“不想家也是不可能的。”來自臺中的趙志強表示,現如今,與回家相比,更希望能堅持把服務工作做完,直到武漢徹底“解封”。“看到市民與政府共同抗擊疫情的配合度這麼高,齊心協力渡難關,我有點被震住了。”
“疫情中間的武漢是什麼樣子,我們最能感受,肯定不是一些有特定立場的媒體所形容的。”郭秀格也談到普通百姓對於政府舉措的高度配合有效阻止疫情擴散。他並指出,和家人每天視頻聯繫,他們看到自己是健康和安全的,也愈來愈放心。“現在反而是我要打電話回去,叮囑他們注意防護。”
工作間隙,音樂愛好者吳明峰寫了兩首關於戰“疫”的歌曲,《我要和武漢在一起》便是其中之一。他表示,等“解封”後爭取將兩首歌錄製出來傳至網路,以此作為這個冬春季節的紀念。
魏霜霞談到,臺胞加入志願者隊伍讓社區工作者感到,前期同他們的溝通、服務是有價值的。這些臺胞對於武漢的態度在過去兩個月發生180度轉彎,也體現出大陸社會對臺胞們的吸引力。“其中一位年齡較大的臺胞還問我,想在疫情後辦理臺胞居住證、想長期留下來。我也回復他,會向相關部門反映此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