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同愛和平團圓月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秋節,對於港澳臺來説,中秋節都是個大節日,秋天的豐收、月亮的圓滿、月光朦朧的意境,滿足中國人的生活和審美追求。雖然社會、民俗有差異,但中秋節的內容卻一致:假期、月餅、聚餐、賞月……相同的內容蘊含共同的精神氣質,相同的中秋節又承載著年年的變化與不同……
香港:“美心”走紅
香港的中秋花燈會依舊是中秋節的主角,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的主燈是長寬各20米的吉祥金龍花燈,遊人可從龍尾位置走進花燈,沿龍身走到龍頭拍照,取意“一團和氣行大運”。
據香港媒體報道,龍燈以傳統手法製作。制燈師傅許嘉雄介紹,中國傳統花燈有扎、撲、寫、裝四道工序,師傅要先構思花燈造型,以竹篾扎出骨架,沿骨架糊上紗紙、綢,再以油彩題字或畫出不同花紋,最後把配件組裝起來貼上裝飾。
花燈也有門派,今年香港的金龍花燈為傳統南龍,又稱吉祥金龍,技術要求更高,龍頭既要有氣勢,又不能有肅殺之態,所以龍頭嘴唇呈微笑狀。而龍身由六七十個竹架組成,每個竹架形態不一,組合成盤龍騰升的態勢。龍身鱗片由兔毛、鏡片裝飾,靈動閃耀,栩栩如生。現在會扎傳統龍燈的師傅越來越少了,扎龍燈技藝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中秋節的另一主角就是月餅,港式月餅在華人社會享有盛譽,今年各大餅家也早早發佈了有傳統有創新的各款月餅,期待一個中秋旺市。
沒想到修例風波吹動月餅商海,有網友概括總結説:“有的月餅殘了,有的月餅紅了。”殘了是指某品牌月餅的少東家公開發表言論支援“亂港”,內地經銷商稱這個品牌的月餅全退貨了,“唯一解決的辦法可能就是銷毀了。”因為商家不賣,消費者不買,“白給也不吃。”而香港老字號“美心”月餅被網友大讚“心美”走紅,因為“美心”創始人之女伍淑清到曾任校監的中學與師生見面,堅決反對罷課,建議校方勒令罷課同學退學,辭退罷課教師,伍淑清不僅成功説服了師生上課,還和另一位香港商界名人何超瓊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演講,向世界説明香港的暴力示威者不代表全香港750萬人,“有預謀的暴力不被全香港市民允許”。
澳門:煙花璀璨
澳門今年的中秋節被煙花點亮,于9月7日開幕的第30屆國際煙花賽在中秋節、國慶節都有重要場次的表演,今年是澳門回歸20週年,煙花賽以“蓮花二十、煙花三十”為題,表達澳門的喜慶心聲。
中秋節前後,12個參賽隊將在6個比賽夜呈現各自的絢爛多姿,其中馬來西亞隊首次參賽,而葡萄牙隊是資深參賽隊,羅馬尼亞隊在2016年得過亞軍,法國隊多次參賽三次贏得冠軍,中國瀏陽隊是去年的冠軍隊……每個隊都有看點,每場演出澳門市民都可以通過網路打分投票。煙花節期間有以煙花為主題的工作坊、遊戲攤位、繪畫比賽、攝影比賽、海報設計比賽、歌曲創作比賽,不僅讓澳門市民看個熱鬧,還可深入煙花文化的門道。
像每年中秋節一樣,綵燈已經照亮了澳門的大街小巷,內地赴澳門的各種展演活動也給中秋節增添了文化元素。中秋節假期,澳門市民可在家門口看到內地藝術家表演的舞劇《唐卡》、雜技劇《金箍棒》等精彩舞臺演出。舉辦系列中秋活動的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和澳門回歸20週年的“雙慶之年”,澳門這個中秋節洋溢著“雙慶”氣氛,不僅有民俗,也有“國際煙花匯演”這樣的盛事,希望向世界展現澳門的文化活力,展現澳門創新和多元融合的氣質,助力澳門建設世界旅遊文化中心。
臺灣:月亮商機
臺灣今年的中秋節被日趨緊張的選舉新聞覆蓋,掌握行政資源的政治人物都忙於選舉,就算是應節而行,也充滿了政治味。倒是經營人在商言商,創新中秋節商機,煞費苦心打造了不少賣點,讓這個中秋節有些看頭。
今年臺灣的月餅包裝很有創意,在既要高檔又要環保上做足功夫。有些月餅禮盒一餅一瓷碟,瓷碟上牡丹盛開、彩蝶翩躚,月餅吃完,瓷碟可用作杯墊。有的禮盒是四面開闔的木製抽屜,這樣的木盒可留用裝雜物。有的禮盒外層縷空,鑲嵌裏層充滿童趣的插畫,可給家中幼兒當玩具。
不少地方特産借中秋節亮相,比如“萬里蟹”,“萬里蟹”指新北市幾個漁港所産的“三點蟹”“花蟹”和“石鱘”,有“吃蟹就吃萬里蟹”的美譽,中秋節期間,因“萬里蟹”有名的魚港、魚市推出各種活動吸引消費。而一些投資巨大卻效益欠佳的觀光景點也借中秋節舉辦音樂會、戶外烤肉等,希望吸引人潮,改變形象。
新北捷運公司所經營的淡海輕軌綠山線,全線11個站都有幾米漫畫的藝術裝飾,捷運公司根據幾米漫畫中萌兔、月亮的形象,設計推出“漂浮月亮找玉兔”“登陸月球”等拍照打卡點。乘客花50元新台幣買一張一日券就可到各打卡點拍照,一日券上印著月餅圖案,是拍照道具,收藏起來,也是2019年中秋節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