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聽聽溫州“牽手”臺灣的故事!
“從臺北到溫州直飛只需50分鐘,我差不多喝杯咖啡、再翻幾下報紙就到了。而且溫州有近百萬人講閩南語,飲食習慣和臺灣也差不多,來溫州工作感覺很親切。”談及對溫州的感受,北京創業公社港澳臺及國際事業部總監、臺青鄭博宇這樣表示。
溫州位於浙江南部,與臺灣隔海相望。兩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習俗相似、商緣相連。改革開放40多年來,溫州與臺灣的交流交往日益熱絡。交通、教育、醫療、生態農業觀光、文創産業、餐飲……走在溫州的大街小巷,不經意間,你就會邂逅各種“臺灣元素”。
從兩條路開始
俗話説,要想富,先修路。回望溫州改革開放以來的修路史,臺商的參與不可或缺。他們對溫州的投資建設從“一條大路,一條小路”開始,逐步進入溫州,發展壯大。
“一條大路”就是金溫鐵路。20世紀90年代初,為了儘早結束溫州不通火車的局面,溫籍臺胞、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四處奔走、籌措資金,推動金溫鐵路的開工建設。1998年6月,歷時6年建設、總投資30億元的金溫鐵路終於建成通車。
“一條小路”是指溫州市中心的人民路。1992年,溫州舊城改造啟動。正因為引入臺資,人民路的開發建設才得以順利推進。人民路第一幢大樓江南大廈,還有相隔不遠的開太天廈、環球大廈、金臺大廈等,都凝聚著臺商的心血和貢獻。
溫州大學圖書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育英兒童醫院門診大樓……據溫州市臺辦的統計,改革開放40多年間,臺商為溫州城市建設及各類扶貧捐資2.19億元。臺商項目和資金的引進,既為溫州帶來資金、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又促進了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加速了溫州的經濟社會發展。
日常生活臺味多
“看,這裡對面就是蒼南縣人民醫院。等海西中山醫院建成後,我們將和蒼南縣人民醫院錯位發展。他們以大病治療為主,我們聚焦醫療美容、健康體檢等領域,相輔相成。”採訪時,海西中山醫院項目建設團隊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落成後,臺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將為海西中山醫院提供相應的管理系統和醫療技術,並派遣臺灣的專家團隊入駐。屆時,蒼南乃至溫州其他縣市的居民都可以在家門口享受臺灣優質的醫療服務。
作為浙江的“南大門”,溫州蒼南縣與臺灣經貿文化交流密切,臺灣元素豐富。在參觀海西中山醫院建設現場前,記者就來到了附近的海西太陽人國際幼兒園。這所幼兒園引入臺灣理念的建築設計、課程安排,由臺灣幼教專家定期指導,提倡人性化管理、親子教育、戶外體驗等。
而在海西中山醫院和海西太陽人國際幼兒園的不遠處,臺商小鎮的建設如火如荼。富有臺灣味的道路、外觀大氣的小鎮客廳、將成為未來新地標的臺灣風情街……不遠的將來,臺灣特色商品館、臺灣文創小店等都將在這裡聚集,吸引溫州市民的到來。
不止如此,吃飯可以選臺灣風味的餐飲店、假日可以去由臺灣農業團隊打造的農莊體驗採摘、旅行時可以住臺式民宿,就連培訓都會遇上臺籍的授課老師……溫州人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滿了臺灣元素。
多管齊下促融合
溫州為何能吸納這麼多的“臺灣元素”?除了地緣、人緣、語言、習俗等客觀原因外,一直以來,溫州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好惠臺措施,推動各類兩岸交流,促進溫臺兩地深度融合。
據統計,近3年來,溫州舉辦對臺特色交流活動超過150場,每年來溫州旅遊探親、參訪交流的臺灣同胞已突破20萬人次。近4000名臺灣青年受邀來溫州聯誼,超過1000余人參加實習實踐和創業就業。通過各類人才對接活動,溫州先後共招募70名臺灣博士人才。
在經貿領域,2013年以來,溫州已連續6年承辦“浙江 臺灣合作周”活動,共簽訂134個兩岸合作項目,合同總金額達45.36億美元,成功將合作周打造成浙江省層次最高、最有影響力的對臺經貿交流平臺。近3年來,溫州共邀請近千名臺商前來考察交流,兩岸合作項目落地溫州達129個,總投資9.52億美元。
隨著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重點平臺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溫州本地的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們通過對接臺灣的資金、技術、管理模式和人才,參與兩岸合作新模式,讓臺灣元素更充分地融入溫州生活。(記者 柴逸扉 吳亞明)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