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風來,兩岸花開》——築家篇
“一清早,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老人們把家務管起來……”圖片截取于中央新影紀錄片《老北京的敘説》中片段。
這是上世紀80年代初,中央新影紀錄片《老北京的敘説》中的片段。點滴往事,一如大多數中國普通百姓曾經的生活場景,伴隨著記憶正在漸漸遠去。片中的北京東城九道彎衚同,現如今高樓林立,付家的小房早已無處尋覓。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我們的房子,四十年發生了太多太大的改變。然而,房子之於中國人的特殊意義,卻始終未曾改變。
房子是安寧,房子是幸福,房子是家。40年來,求富強奔小康的改革開放,讓一棟棟鋼筋混凝土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小房換大房,舊房換新房,平房換樓房。從居住面積到住房條件,每一次小“家”的變化,都見證著整個社會大“家”的發展與變遷。
30年前,大陸改革開放的浪潮衝擊著海峽對岸的臺灣,臺商陳振洲衝破重重阻力,來到廈門投資興業。他説:“我在大陸這30年來,衣食住行在30年來是飛躍的進步。住的環境變化非常的大,打造了一個更適合人居住的一種生活環境。”
記者採訪台灣著名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王平仲。
一千多公里外的上海市閔行區,臺灣著名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王平仲正在工作室修改圖紙。他説:“中國人對於所謂‘住家’‘家’這個概念看得特別重,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這件事非常非常重要。”2002年,買下一張單程機票飛來上海,整整十六年,他都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尋“夢”築“家”。
王平仲説:“我剛剛到的時候在02年,很多朋友問我説,PING你是做什麼行業的?我説我是建築師,他説搞土建的,我説室內設計師,他們理解是搞裝修的。在2002年很難解釋清楚這個概念,但現在一講他就聽得懂。這代表什麼呢?我覺得改革開放之後,帶來了國內跟國外最直接的交流,在這種多文化的交融之下,改變了很多東西,包括住房政策、人民對住房的需求。”
王平仲口中的“住房政策”的改變,的確和人民的住房需求最緊密相關,而從福利分房到商品房市場化供應,這個當初老百姓眼中“房改”的代名詞,真真切切讓他們有了擁有一個自己的家的感覺。
中國人成家立業,首先要有房。
四十年帶來的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讓“有房住”可以升級為“住好房”。而國人對打造幸福之“家”的不懈追求,又何嘗不是推著改革開放堅定向前走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王平仲表示,改革開放每十年就是一個跳躍式的完全不同的階段。怎樣是一個比較舒適的、比較通風的環境,洗手間要放在什麼位置上會比較好,甚至開始考慮到無障礙空間。上海有些地方居委會找我們,希望我幫助他們改造一些公共服務性空間。政府真的很想做這件事情,他從大、中、小開始全面的重視設計,提高人的生活品質,我覺得這就是整個時代非常大的一個進步。
從設計小“家”,到規劃大“家”,獲益於國家對民生幸福的高度重視與持續扶植,王平仲們在大陸找到了越來越多的用武之地和發展良機。
記者採訪台商陳振州及其女兒陳慧娟(右一)。
臺商陳振洲接受採訪時表示:“經濟起飛的這種速度,連我們在這裡的臺商都非常驚訝,是把其他國家兩百年的建設在這裡三十年就把它建成了。所以政策正確,真的是非常重要。”
城市舊貌換新顏,百姓圓夢享安居。房子大了,日子美了,老百姓從中收穫的,是滿滿的幸福感,和對未來更美好的憧憬和期待。“今天中國大陸從一個一窮二白,到現在應該來講在全世界經濟的第二大經濟體,受所有全世界的人刮目相看。相信在習近平主席的帶領之下,祖國大陸一定會創設富而有禮的社會,發揮我們中華民族5000年文化的內涵……”陳振洲説。
樓盤開盤現場,市民紛紛前來選房,升級自己家庭的空間。
正是這些人間煙火,讓建築有了家的溫度,讓時代有了前進的刻度。身處新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建築師。“擼起袖子加油幹”,築家,築夢,築幸福。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