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同源以“文”會友!兩岸網路文學作家創作論壇在京舉行
兩岸網路文學作家參加圓桌論壇(台灣網 楊旋 攝)
台灣網9月15日北京訊 (記者 楊旋)第二屆“中國網路文學+”大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14日下午,由大會組委會和九州文化傳播中心聯合主辦的“兩岸網路文學作家創作論壇”在京順利召開,行業主管部門有關領導及兩岸知名網路文學作家出席了此次論壇。
論壇圍繞“網路文學新時代,兩岸交流新征程”這一主題,從如何促進兩岸網路文學業界互動合作、IP熱潮下網路文學影視化的理性發展等角度進行深入探討。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九州文化傳播中心主任王明鑒,中央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安峰山,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臺灣處處長何婕等出席了此次活動;月關、奧斯卡、柳下揮、貓眼娜娜、葉姿麟等兩岸知名網路文學作家也作為行業領軍人物參加了本次論壇。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網路文學生逢其時”,楊爍局長在致辭時表示,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中國網路文學誕生的第20年,“改革開放孕育了網路文學,而網路文學輝映著時代”。楊局長強調,這20年來,網路文學能在海峽兩岸蓬勃發展,得益於其優秀的故事內核與創造力,也基於兩岸文學從業者、參與者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文化認同,“文化是海峽兩岸同胞心靈和情感的紐帶,中華文化的‘根’與‘魂’是兩岸共同擁有的寶貴財富”,近年來,海峽兩岸間的文化交流合作日益緊密,不僅拉近了兩岸同胞的距離,也增進了彼此的相互理解。
楊局長指出,優秀的網路文學作品不僅是網際網路時代中華文化以及美學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傳統文化血緣延續的重要渠道,如今網路文學為海峽兩岸插上了文化交流的翅膀,搭建了促進兩岸同胞相互了解和尊重、增進彼此情感和認同的橋梁,所以他希望將來海峽兩岸網路文學從業者能以此次論壇為契機,不斷提高“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深刻理解新時代兩岸文化交融的現實意義,共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出新的光輝業績!
九州文化傳播中心主任王明鑒在回顧兩岸網路文學交流歷程時表示,在中國網路文學發展的這20年當中,臺灣創作者不僅從沒缺席過且具有創新精神。他説20年前,正是臺灣青年作家蔡智恒(痞子蔡)創作的小説《第一次親密接觸》,讓網路文學開始走入大眾視野,而這些年來,臺灣年輕的網路作家以網路新技術思維,創作了許許多多網路文學作品,同時也有許多臺灣優秀網路文學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搬上了熒屏,這些展現臺灣青年一代時尚精神的作品,在兩岸同胞間引起了廣泛關注、喜愛和熱捧。
王明鑒認為能夠在網際網路時代,孕育出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新型文學形態,正是因為我們背後所依靠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寶庫和優秀文化傳統,他指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不管經歷多少風雨,兩岸同胞在民族、文化認同和情感上從未分離”,因此兩岸網路文學創作者才能毫無障礙的共同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如此才會創作出能讓兩岸民眾情感共融、精神共振、脈共通的優秀網路文學作品。他希望通過此次論壇所搭建的平臺,讓兩岸青年進一步加深對文學、文化以及情感的認同,讓兩岸青年借網路文學滿載對中華文化的自信,攜手開啟兩岸交流新征程,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時至今日,網路文學做到了真正的百花齊放”,曾創作過《天才醫生》、《終極老師》和《逆鱗》等熱門小説的大陸網路作家柳下揮如是而言。他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祖同文,在這個文學交流平臺上可以通過文字以筆交友、以文會友,如此不僅可以增加兩地寫作者的人生閱歷、提高寫作水準、積累寫作經驗,還可在無形中促進對中華文脈的續寫。柳下揮指出,靠著與生俱來的民族精神原動力,同根同脈的兩岸寫作者憑著相似的文學特質和文學情懷,將中華文化強基固本推陳出新,對兩岸文學的融合共榮、中華文明的傳承與推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我們這些臺灣的作家真的非常羨慕大陸作家的創作環境”,臺灣作家芩菁在兩岸網路文學作家圓桌對話中誠懇而言,但談到最讓她驚訝的則是,從臺灣作家“痞子蔡”興起的網路文學熱潮,20年後會在大陸發展得“如此恐怖”!她表示,臺灣市場小,再熱門的創作題材和類型最多只能“撐”三年,“但在大陸,網路文學卻是永續發展”。而在談到對於如今大陸盛行的針對網路文學IP的影視改編問題時,芩菁更是難掩羨慕,“大陸的網路文學作家竟然在一開始動筆寫小説時就會有人來對接影視版權,這讓我們臺灣作家真是羨慕得不行”,她表示真的很希望可以跟上大陸IP劇的熱潮,更直言兩岸交流合作非常重要,這對於共同推動兩岸網路文學的發展也有著深刻意義。(完)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台灣網發,九州雲媒提供)
九州文化傳播中心主任王明鑒(台灣網發,九州雲媒提供)
發掘了“痞子蔡”的臺灣資深編輯葉姿麟(台灣網發,九州雲媒提供)
活動現場(台灣網 楊旋 攝)
大陸網路作家柳下揮接受媒體採訪(台灣網 楊旋 攝)
與會人員合照(台灣網 楊旋 攝)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