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生走訪建國門街道社區 感受老北京文化魅力
“中華兒女科技體驗營”參訪北京市,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一起捏面人。(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8月2日北京訊 (記者 李傑)1日下午,由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的臺灣“中華兒女科技體驗營”一行參訪了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蘇州社區,走進四合院、衚同人家,與當地居民聯誼,還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一起畫臉譜、剪紙、吹糖人、捏面人……感受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華兒女科技體驗營”的25名大學生營員來自臺灣淡江大學、新竹交通大學等18所高校,昨日下午,他們和10余名北京交通大學的大學生一起,來到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蘇州社區的活動中心——一座古樸典雅的四合院,與社區居民聯誼。
好客的北京社區居民包了四種餡的餃子歡迎客人,請來了剪紙、糖人、面人、京劇臉譜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與兩岸青年互動體驗,一同製作具有北京特色的紀念品,並和兩岸青年一起聯歡表演文藝節目,最後,臺灣大學生幾人一組,到社區居民家中做客,了解衚同文化,進行互動交流。
著名書法家、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街道文聯副主席李早成先生欣然潑墨揮毫,寫下“緣分是天時,緣分是地利,緣分是人和”的條幅,贈送給臺灣客人,希望兩岸同胞珍惜今日相聚的緣分。
來自臺灣的營員馬蓁説,對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民俗,臺灣學生會感到很新奇、很喜歡。她還表示,自己經常來大陸,在國外讀書時也認識很多大陸同學,所以對大陸比較熟悉,她認為,臺灣學生應該多到大陸來交流,了解大陸文化氛圍、青年價值觀。
臺灣交通大學林冠名錶示,網路上看中國大陸發展得非常迅速,就想過來真實感受一下。此次參訪親身了解兩岸生活、文化上的異同,感覺大陸科技先進,人也非常文明。
衚同、四合院是北京城的符號名片,反映了北京獨特的建築之美,也是北京最有特色的居住方式,臺灣大學生到社區居民家裏作客,受到了熱烈歡迎。市民張先生對大學生説:“兩岸同根同源,我們都是一家人,你們到我家來做客,我非常歡迎。”另一位居民謝增華是老北京人,他家中的傢具、陳設、彩繪也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臺灣客人在此和主人相談甚歡,並在謝家“寶樹堂”合影留念。
“衚同人家話親情,兩岸青年手牽手”,建國門街道工委副書記徐陽表示,我們非常歡迎來自海峽對岸的同胞,來了解大陸非遺傳統文化習俗,讓大家充分感受到兩岸中國人濃濃的情意,分享文化帶給我們的快樂,希望臺灣同胞多到大陸走走,感受同宗同源的中華文化。(完)
好客的北京社區居民包了四種餡的餃子歡迎客人。(台灣網 李傑 攝)
臺灣大學生向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學習剪紙。(台灣網 李傑 攝)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