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海峽論壇兩岸交流30週年:記住一灣海峽30年的淚與笑

2017年06月19日 08:29:56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記住一灣海峽30年的淚與笑”——海峽論壇兩岸交流30週年人物訪談側記

  新華社廈門6月18日電(記者許雪毅 劉歡 石龍洪)“過去,你們牽著我的手到臺灣,如今我要抱著你們的骨灰回家鄉。”18日的海峽論壇大會上,80多歲臺胞高秉涵的一句話,引來現場嘉賓的熱淚與掌聲。

  今年是兩岸打破隔絕狀態、開啟民間交流30週年。作為兩岸民間基層廣泛交流的平臺,海峽論壇大會安排了一個特別環節:兩岸交流30週年人物訪談。

  高秉涵老人第一個上臺,以“難忘人生兩段路”為題分享他的故事。1935年,高秉涵出生於山東菏澤牡丹區呂陵鎮高孫莊村,13歲時被帶到臺灣。兩岸開放探親後,他致力於點亮孤獨老兵亡魂回家的路。30多年來,一共抱了近200壇臺灣老兵的骨灰回大陸,最遠的送到新疆。一開始別人調侃他從律師變成“法師”,後來卻深深被他感動。

  “鄉淚客中盡,月是故鄉明。臺灣老兵有個口頭禪,活著做遊子,死了不能再做遊魂。”高秉涵説,他這一生,自幼遠離父母,也沒有背負父母骨灰的機會,卻和這些鄉親老哥們的骨灰壇結了緣。未來要繼續把臺灣老兵的骨灰送回大陸,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高秉涵的另一段路是帶兒孫回山東菏澤認祖歸宗。老人有四個孫女,最小的11歲,最大的17歲。他帶著孫女回菏澤掃墓、到曲阜參觀孔廟,帶她們去看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他説,“鳥戀舊林、魚思故淵。我要讓她們知道,她們的生命源頭、她們的根,是在大陸,在山東菏澤,家國觀念不能偏差。”

  兩岸交流30年來,兩岸人員往來累計近1.17億人次,其中,大陸居民赴臺累計達2395.21萬人次,臺灣居民來大陸累計達9340.21萬人次。

  兩岸交流各領域出現諸多真情故事:臺灣少數民族代表高金素梅分享她帶領臺灣少數民族文化團隊赴北京奧運會參加開幕演出的經歷,她説大家庭每個成員競相展現民族特色,就像演出的主題“我們都是一家人”;臺資企業天福集團董事長李世偉談到公司1993年在大陸創辦,從最初的兩人當家、第一天營業額60多元,發展到現在已成為擁有1600家直營店、員工逾12000人的大集團;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普陀支行員工朱捷,在業務辦理中認識了來自臺灣的楊銀岳夫妻,多年來全身心照顧老人,結下一段“兩岸父子情”;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郭偉峰談及,1991年時任中新社記者的他和時任新華社記者范麗青赴臺採訪,成為兩岸相隔42年之後第一次踏上臺灣島的大陸記者,打開了兩岸新聞雙向交流的大門……

  “30年前,我還是15歲的少年,臺灣意味著鄧麗君、費翔、剛出道的小虎隊,那時候覺得臺灣海峽怎麼也跨不過去。現在,臺灣可以旅遊,可以交友,可以通簡訊通視頻。”兩岸交流30週年人物訪談環節主持人康輝説,大家手拉著手、心貼著心,一灣海峽擋不住兩岸交流熱潮。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