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2016宜蘭國際童玩節落幕,這個被譽為臺灣最成功的文化創意活動今年入園人數為歷年最低;同時,嘉義市的“KANO一夏”嘉年華系列活動開幕,也冷清到“垃圾桶裏都沒垃圾”。文創産業是臺灣的驕傲,臺灣上世紀90年代就力推文創概念,2002年將文創列為“發展重點計劃”,2010年頒布了《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法》,但努力了20年,不少文創節慶活動的光環卻已失色,文創,遭遇了什麼?
食洋難“化”
當文創成為朝陽産業,臺灣各縣市都依託特産、環境、宗教、民俗等元素打造了大型節慶活動,柿餅節、假面節、煙火節、鮪魚季、石雕季等達100多個,臺灣每年出版的觀光年曆主要介紹每月的節慶活動。記者曾經探訪苗栗國際假面節,這個活動的設計依據為苗栗有木雕、制陶等傳統産業,生活在苗栗的客家人在祭祀時還保留配戴面具的傳統,假面藝術節可彰顯苗栗的傳統産業與客家文化,促進産業發展,吸引旅遊人潮。但記者在園區卻難以找到苗栗元素,從展品到紀念品到表演都是義大利威尼斯的假面具,連小吃都是“洋貨”,“國際”分量很足,但文創呢?不能説辦個大集就是文創吧?
宜蘭的國際童玩節也很“洋”,既然有“國際”二字,每年都請來各國的表演團體,展覽、演出、互動遊戲要熱鬧一個夏天。1996年首屆童玩節大獲成功,之後成為宜蘭縣最重要的活動,帶動宜蘭民宿業迅速發展,掀起了宜蘭旅遊業的高潮,2002年童玩節曾吸引90多萬人入園。可嘆近幾年童玩節人氣直落,今年舉辦50多天只有37萬人次入場。有人分析是因為內容重復,童玩節不再有吸引力。但也有人指出有些兒童遊戲能受到一代又一代人喜愛,為什麼鉅資打造的童玩節卻如此“早衰”?究其原因,泊來的洋文化會滿足獵奇的心理,但難以保持長久魅力。專家指出,節慶的文創必須吸納當地的文化元素,深入民間生活,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標準、生活水準相聯接,才能達到“産業”的規模。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