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特色農業在大陸“一路向北”

2015年08月05日 07:5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從最初的臺商西進大陸設廠,到這些年臺灣農民登陸後如魚得水,隨著兩岸交流不斷深入,臺灣農業在大陸生根發芽。臺灣人在福建等地包山租田創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江蘇到北京再到東北三省,這樣的事例也越來越多。臺灣特色農業北上的故事,一個個講不完。每個故事的細節裏,都彰顯著融入和雙贏的主題。

  當精緻農業碰到農創園

  經過多年努力,臺北人王士俊終於在蘇北成功移植了來自寶島的柿子樹,80畝的柿子園很快將挂果,成為江蘇淮安最大的連片臺灣柿子園。

  在江蘇培育臺灣柿子品種,最大的難題就是讓習慣熱帶氣候的苗木能夠抵禦嚴寒。王士俊嘗試了很多辦法都沒能讓幼苗順利過冬。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當地農民了解到一種過冬的“土辦法”——深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照做了,沒想到臺灣柿子樹存活了下來。

  臺灣技術就在當地經驗的呵護下“生根發芽”,正如臺灣的精緻農業和大陸臺灣農民創業園之間的優勢互補。

  從2009年起,位於淮安淮陰的臺灣農民創業園吸引了一批臺灣企業家,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讓臺灣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在大陸“開花結果”。目前已經有包括特色農業、深加工和現代農業冷鏈物流配送等10余家臺資涉農項目落戶臺創園,總投資額達2.5億美元。

  臺灣的生態農業受山多、地少、面積小,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耕種等限制,多以“小而精”取勝,非常注重精細管理,精深加工,融入創意,提升品質。如今在大陸遍地開花的臺灣農民創業園,優惠的土地、租稅等創業扶持政策,成了臺灣農民打破限制二度創業的樂園,為臺灣農業産業轉移升級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曾在大陸經商多年的王士俊和妻子每日都“埋”在田裏種地,侍弄來自臺灣的瓜果蔬菜。他笑稱夫妻倆已經成為地地道道的農民了。這樣的農産品很受消費者喜愛,許多果蔬連給遊客現場採摘都不夠。

  京郊“新農村”的新機遇

  京郊密雲縣巨各莊鎮蔡家洼村,從10多年前的貧困村,搖身一變成頗具規模的“新農村”:大棚裏種植著荔枝、洋桃、木瓜等熱帶水果;地裏種著櫻桃樹;山間規劃著蝴蝶谷;村裏建著飲料廠、豆腐作坊和各類食品加工廠。村裏的紅火使得80%的外出打工者回流,蔡家洼村的模式開始被競相推廣。這一切的幕後功臣,是在京居住超過20年的臺灣“80後”黃國書。

  黃國書自稱在京的“臺二代”,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就進入父母的臺企工作,隨後在他的帶領下,蔡家洼村成為了“村企共建”的典型。在工廠的觀光走廊中,遊客們能夠全程近距離觀看加工過程,品嘗到各條生産線製作的健康食品,還能在體驗區中品嘗到蔡家洼村山泉水製作的豆漿、豆腐腦等。

  黃國書很有信心,將這“臺企+村莊”共建的模式向更多地區推廣。在大陸讀書和成長的黃國書説,他比不少同齡的本地人更了解大陸。他分析,北京的城市化規模大、人口聚集、消費力強、郊區空間被擠壓等特徵十分明顯,郊區功能性到了必須調整的階段。京郊農業生産的空間變小,農産品難以支撐加工業需求,所以只能直接跨向第三産業。

  踩準了城鎮化發展脈搏的黃國書認為,北京農家樂、採摘農莊越來越多,但這類休閒農莊在經歷數量增加、功能性增強、同質化加劇的階段後,會朝向更有個性化,更具文創色彩的方向發展,蔡家洼村模式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全國的一線城市,以及類一線城市都將迎來這樣的機遇。而發展休閒和文創,正是臺灣農業的一個強項。

  農業達人的“北國之春”夢

  “我想把臺灣的櫻花種植技術引入到錦州,開辦一個櫻花主題的觀光農業園,讓大陸的遊客一起享受浪漫的櫻花之旅。”從溫暖的南國來到四季分明的遼寧錦州,臺灣“櫻花達人”張洲府的心裏,依舊藏著一個“北國之春”的夢想。

  今年63歲的張洲府是臺灣芬園花卉生産休憩園區的負責人,從事了30多年櫻花栽培與種植。多年來,他通過技術創新,培育了多個櫻花品種,並使櫻花花期延長數十天。每年底到次年4月,花卉園區裏各類櫻花次第盛開,吸引了很多遊客觀光。

  近年來,大陸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轉型升級戰略,讓包括遼寧在內的東北地區成為眾多臺商投資熱土。“想來看有沒有合適的機會。”張洲府説,除了政策的吸引和眾多朋友的推薦,他更注重差異化經營。如果能夠引進臺灣櫻花,在緯度頗高的遼寧錦州無疑是個稀罕事。除了思路和創意,當然少不了可行性。“錦州的氣候跟臺灣很不一樣,這裡四季分明。”張洲府很在意氣候的變化,因為這對櫻花種植有著重要影響。

  在張洲府看來,一路向北直抵大陸東三省,還出於更深層的考量。相比廣東、上海等地,東北地區與臺灣的合作剛剛起步,發展和深化的空間更為廣闊。從農業方面來看,臺灣經歷了傳統農業、創新農業和科技農業不同發展階段,到東北後也可以因地制宜,交流技術,尋求合作,共同發展。(記者 任成琦)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