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老兵憶抗戰往事:無法忘卻的紀念(圖)

2015年07月28日 10:00: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老兵憶抗戰往事:無法忘卻的紀念(圖)

  老兵章鴻茂 郭軍 攝

  毛禮正 郭軍 攝

老兵沈建強 郭軍 攝

  老兵沈建強 郭軍 攝

  “那場戰爭打得慘烈啊,到最後子彈打光了,我們就脫了草鞋繼續砸,跟日本人展開貼身肉搏戰。”今年93年歲的抗戰老兵詹兆浮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激動地説,70多年前雲南保山抗日保衛戰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海峽兩岸將先後舉辦隆重的紀念活動。記者近日赴臺訪問交流期間,走訪多位如今已進入耄耋之年的老人,聽他們口述各自親歷的抗戰往事。他們有的是親自參與抗戰的老兵,有的曾經是軍校學員,還有的親眼見證日軍殘殺大量手無寸鐵的普通民眾。

  祖籍廣東汕頭普寧的詹兆浮,雖然年事已高,生活簡樸,但依然樂天達觀,回憶起當年上陣殺敵的情形時神采飛揚。他14歲從軍,後主要在西南地區參與對日作戰,隸屬於國軍第五軍200師。

  詹兆浮印象最深刻也最自豪的一次戰鬥,是在保山縣龍陵地區摸黑搶佔敵人的一個山頭。“敵人有1000多人啊,我們也很勇敢,組織了一個30人的敢死隊,拿著火把,每個人兩顆手榴彈插在腰間。”詹兆浮説道,“我們用刺鉸斷敵人的鐵絲網,然後往前投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前進,我還親手掐死不少日本鬼子。”敵人最終被擊潰並往泰國方向逃竄。

  “那時候戰爭苦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家,家在哪也不知道,只能一邊掉眼淚,一邊爬山,心裏恨極了日本鬼子,只想早點把他們打跑。”詹兆浮説。

  與在正面戰場浴血殺敵的部隊相配合,沈建強當時在江浙一帶參與遊擊隊從事破壞敵人後方的活動。

  “我在浙江嘉興親眼看到日本人搶劫、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我感覺到我有責任出來對付他們。”今年87歲的沈堅強告訴記者,正是由於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16歲那年他不顧父親的反對,離開了自己的小康之家,毅然加入了“忠義救國軍”,並被編入吳嘉湖地區行動總隊。

  “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炸日軍的倉庫、橋梁。教官最初會在深山老林、破廟裏單獨對我們進行爆破、刺殺、偵查等技能培訓,三個月後,就開始執行任務了。”沈建強對第一個任務至今還記得很清楚,一開始假扮成農民小孩進城刺探軍情,然後與戰友密切配合成功地在嘉興炸毀了一個日本人的彈藥倉庫。“這個工作,我先後做了兩年。後來為了應付日本人的清鄉大掃蕩,我們經常一個禮拜都吃不上一頓飽飯,很艱苦。”

  “聽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我們當時都很興奮。”沈建強説,當時遊擊隊的戰友們都第一次穿上了正式的軍裝,攀爬在汽車上進入蘇州城受降,投降的日本軍人在道路兩旁舉槍致敬。

  如今,雖然過去70年了,沈建強對日軍當年犯下的滔天罪行依然心存芥蒂。

  沈建強對今年兩岸都隆重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表示歡迎和肯定。他説,兩岸中國人曾經萬眾一心抗擊日本侵略者,如今更要發揚過去的傳統,攜手合作,堅決反對日本人否認侵略、否定歷史的行為。“日本人當年的所作所為,鐵證如山,無論如何也賴不掉。”

  家住臺北大直的毛禮正老先生對日本人殘暴印象尤其深刻。祖籍浙江大陳島的他,向記者講訴了自己當年在大陳島親眼所見日本鬼子殺害無辜百姓的多個事件。其中有的是將無辜的中國船員釘在船板上再澆上汽油活活燒死,有的是日本軍艦在海上舉行撞船比賽,撞沉大量漁船,撞死大量無辜漁民。有的島民由於被日軍人指責置辦貢品不力而殺害。還有二十幾個島民僅僅因為大腿硬而被日本人懷疑是中國軍人而就地槍決。甚至當日本宣佈投降後,大陳島上不願投降的日本兵集體自殺前還要拉無辜的中國百姓陪死等等。

  “日本鬼子的殘暴令人難以想像,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恐怕説出去都沒人相信!”毛禮正説。

  今年87歲的老兵章鴻茂,老家江西臨川。抗戰期間雖然沒有親自上陣殺敵,但從上小學到高中再到陸軍軍官學校學員,經常要躲避日軍的空襲警報,從江西到湖南、廣西,再到四川、重慶,因為戰亂而顛沛流離。對日本人侵略中國帶來的傷痛同樣感同身受。

  章鴻茂認為,抗戰能夠取得勝利,盟邦的幫忙固然重要,但最主要還是中國人能夠團結,有堅定的意志和必死的信心。

  對於大陸擬邀請部分國民黨老兵受閱,章鴻茂認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今兩岸都用閱兵等方式來隆重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其意義就是要不忘歷史上的慘痛教訓,要我們銘記國人的犧牲和奉獻。”章鴻茂認為,年輕一代對抗戰歷史認識不夠,他建議,兩岸要進一步加強相關的文宣工作。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些抗戰的親歷者雖然因為種種原因而遷往臺灣,其後各奔前程,有的成為普通的工薪階層,有的商海搏擊再創一番事業新天地,還有的工作之餘熱心服務周邊老兵,並因此而收穫了人生的安寧。

  一晃70多年過去,許多老兵都已慢慢凋零,甚至於往生。留下來的,多數依然對當年抗戰的崢嶸歲月保留著深深地記憶,以及對故土、戰友和當年戰鬥過的地方的深深留戀。

  “當年的戰友已經見不到了,很想念雲南,想念老家廣東普寧,不過現在老了,不方便。”詹兆浮不無遺憾地説。

  “雖然在臺灣成長,還是唸唸不忘故鄉,現在每天做夢都是家鄉的事情,家鄉的晚輩,有生之年,如果身體健康的話,我一定會回到大陸去。希望祖國健康、興旺、統一。”兩岸開放探親後,章洪茂曾多次回大陸,如今雖然年事已高,他依然期待葉落歸根。(記者 郭軍)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