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年前一次赴臺學術交流,見識臺灣高校教授躬身社區民眾教育,讓致公黨福建省委教育文化體育工作委員會主任、福建資訊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李瑜芳萌生了開辦“致公學校”的念頭。如今,植根社區提供免費公民教育的“致公學校”已經開辦15所。
12日,在由致公黨中央于廈門主辦的兩岸社區服務懇談會上,李瑜芳邀請臺灣社區學校互享姐妹校課程,共建兩岸社區學校交流平臺。
無獨有偶,“美寧姑娘”臺灣國際洪門中華總會秘書巫採榮當天亦在懇談會上介紹臺灣社區福利化經驗的同時,期待尋求大陸合作夥伴,結合兩岸人力和市場資源,向世界共同展示東方的“芭比娃娃”。
20多年來,從“全球最大的芭比代工廠”轉身為文創企業美寧娃娃工坊,臺灣新北市泰山區營造發起社區“微型産業”,由昔日代工小鎮成為精緻文化典範,見證了代工産業外移之後臺灣民眾從困境中逆襲的打拼。
隨著大陸社會需求日益多元,基層社會結構面臨重大調整,“社區建設”需求迫切,這為兩岸融合開闢了新的空間。持續多年關注兩岸社情民意的致公懇談會,即變身“兩岸社區服務懇談會”,以“社區服務 共謀發展”主題,突出關注兩岸社區交流。
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蔣作君表示,臺灣社區營造已有20年成熟經驗,值得大陸借鑒;大陸開展社區服務將發揮“僑”、“海”特色,引入海外資源經驗,打造全方位的社區服務模式。
在懇談會後的社區考察中,記者發現蔣作君所言在眾多臺胞聚集的廈門市海滄區海虹社區已有實際體現。由臺胞倡議發起的海虹社區居民大學,近百名教師資源庫中臺胞佔據三成,以臺灣義工活躍身影而充滿濃郁“臺”味。
正在為廈門市海滄區院前社區把脈“社區營造”的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規劃師蔡福昌亦認為,社區交流為兩岸草根民眾提供可以共同參與的公共議題,從個人領域跨到公共領域,可讓大家逐步培育情感和精神共鳴,“把你和我變成‘我們’,他鄉變故鄉。”
“社區交流近年成為兩岸交流重點,標誌兩岸切實關注民生,我們樂見其成。”臺灣臺中市新移民女性家庭關懷協會總會理事陳俗蓉説,“隨著兩岸往來密切,‘志工’社區服務意識相互浸染,形成共同理念,‘一家親’越來越親。”
“大陸社區建設蓬勃發展,令人矚目。”祖籍四川的臺灣青年代表杜志誠告訴中新社記者,他正致力於臺灣眷村文化資産保值開發的社區服務工作,此行將探查可資借鑒的經驗,“眷村文化是兩岸血脈相連的歷史憑證,值得關注;從‘社區服務’出發,共同的人文關懷凸顯兩岸交流的‘單純而深厚’一面。”
“兩岸交流正在往下‘沉’。”長期關注閩臺融合的李瑜芳注意到,一如杜志誠的年青面孔佔據此次活動的70%,更不乏青年婦女代表和十余位城鄉里長與會,“不同於十餘年前兩岸交流限于精英階層,現在趨於人員構成多元化,關注方向草根化、重實效,兩岸合作有更高價值。”(林春茵 馮浩)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