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近正逢多事之秋,先是復興航空飛機事故,再是高雄氣爆事故,民眾內心很是不平靜。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臺灣的政壇並不能給民眾一個安心。政黨間仍然政鬥不停,民進黨各種杯葛、掣肘馬英九當局的有利於兩岸經貿交流的措施。民進黨團賣力合夥演戲,將高雄氣爆的責任推給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政客們相互傾軋,柯文哲集團拿連家捐款説事兒做文章,不禁讓人懷疑,他們的著眼點到底在哪。臺灣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生存生活的好壞,竟然敵不過政治的考量。
民進黨近來全力打選戰,臺灣經濟發展的好與壞已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列,如果考慮經濟,那也是為政治來服務的。兩岸服貿協議在一年前已經簽訂,現在仍然卡在臺灣的立法機構,遲遲無法通過。其障礙主要是島內政治。個中原因,不外乎是民進黨出於政治考量而制衡國民黨經濟發展策略,致使政黨的惡鬥淩駕於經濟發展之上,經濟考量讓位於政鬥。
現實情況是,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加速進行,大陸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即將完成,而臺灣卻停滯不進。美國的華爾街日報稱“臺灣自甘落後”,對臺灣發出警訊。兩岸經濟合作已經走到歷史關鍵時刻,但此前,兩岸服貿協議一直因臺灣方面的問題無法通過,讓兩岸其他協議談判前景呈現陰影。民進黨將大陸的善意視作危機,每每人為地製造障礙,在兩岸經貿交流方面使倒力。可現在的臺灣,經濟千瘡百孔,就算是民進黨拿經濟做話題,達到其政治目的後,臺灣發展的最佳時機一旦過去,蔡英文也一樣會面對臺灣經濟困境束手無策。
好在有另外一個契機。兩岸經合會決定8月中旬將展開新一輪兩岸貨貿協議談判,屆時,臺灣關切的面板、石化、汽車、工具機等4大産業,可望獲得大陸釋放的善意。臺灣和韓國在産業和市場方面的重疊性很高,競爭性很強。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給了臺灣一個競爭優勢,但臺灣擔心中韓自貿協定會抵消這種優勢。因而有媒體稱,臺灣此舉可謂“搶跑”,意欲趕超中韓FTA。本來,臺灣本週特別會期有機會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接著讓服貿過關,給臺灣一陣東風可乘。可是今天的臨時會初審“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草案,只開了40分鐘就宣告散會,毫無建樹。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痛批蔡英文、民進黨如果再搞分化鬥爭,臺灣不會有前途。
的確,在貿易夥伴陸續打通貿易壁壘的同時,臺灣如果不能迅速跟進,將會更趨孤立,其他經濟體無論如何不會坐等臺灣。(作者 牟彥秋)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新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