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一個文化繁榮的寶島,文化傳承發展的經驗豐富。近日中新社記者就臺文化傳承發展經驗,專訪多位臺灣縣市文化局長。
“我不認為自己是文化管理者”,臺灣桃園縣文化局局長張壯謀表示,文化局扮演的角色是文化行銷人員,使命是做文化推廣的園丁,目的是讓縣民有自尊、有信心,對自身的文化感到光榮、驕傲。
張壯謀介紹,桃園縣每年舉辦的數千場各類文藝展演活動,種類繁多,既有現代的動漫節、藝術節,也有各式各樣的樂團活動;覆蓋的族群廣泛,包括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等各族群。桃園縣還注重“藝術下鄉”,在各個鄉鎮文化巡演,並注重向兒童推廣文化,培養民眾藝術美感。。
張壯謀認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關鍵是建立成熟的文化市場,讓文化成為人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此之前,則需文化部門將文化端在觀眾面前,先讓民眾接觸優秀文化,逐步培養更多的文化觀眾。
新竹縣文化局局長蔡榮光介紹,在新竹縣客家人佔八成以上,客家文化是該縣文化的重頭戲。該縣一年四季都有大型客家主題文化活動,春天的“桐花祭”、夏天“義民祭”、秋天“花合節”、冬天“收冬戲”。
蔡榮光指出,舉辦多元的客家文化活動旨在凝聚客家人的向心力,培養客家人的文化自尊心、自豪感,保持“客家意識”。
蔡榮光説,新竹縣的文化發展的理念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以文化活動為策略,帶動客家文化傳承發展和文化産業的發展。
臺中市文化局局長葉樹珊指出,文化可以與公益相結合。她認為,偏遠山區的孩子也需文化滋養,她在臺中市所推動的藝術家、“巡迴圖書車”等進山區的活動,讓她獲得最大的成就感。
臺北市文化局副局長林慧芬説,該市每年舉辦眾多大型文化活動,如電影節、藝穗節,支援以臺北為主題的電影,為該市青年藝術家、文化小團體發展創造空間。此外,臺北市還堅持文化藝術人口從娃娃抓起,文化就在街區巷子裏的理念,讓更多市民接觸精緻文化,從小開始培養文化欣賞人口。
本月9日起,包括多名臺灣縣市文化局局長、藝術家等在內的近百名臺灣文化界人士參加為期10天的“情係燕趙——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走訪、參觀了清西陵、元中都遺址等文化古跡及蔚縣剪紙、“打樹花”表演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完)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