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海峽兩岸的商界、學界人士在第十五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期間指出,在大陸製造業成本上升和全球産業競爭壓力下,臺資企業宜適應緊跟大陸經濟轉型步伐,與大陸經濟“脈搏”一起跳動。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説,臺資企業投資大陸的熱點區域,一直緊隨著大陸的經濟熱點而轉移。從上世紀80年代的珠三角,到90年代的長三角,再到本世紀以來的環渤海地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臺商企業投資大陸的動態始終隨著大陸經濟熱點的變化在調整。
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監事長丁鯤華認為,臺商“登陸”20多年來,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大陸經濟“血液”。如果説上世紀90年代是臺資西進的第一波浪潮,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陣痛後,到2011年可望掀起第二波浪潮。
“今年以來,ECFA的正式生效以及大陸‘十二五’規劃的實施,為大陸臺企的發展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環境和機遇。”丁鯤華説,“十二五”規劃的正式實施,預示著未來幾年大陸經濟主動力將從以外需為主轉向擴大內需。作為深耕大陸市場的8萬多家臺資企業,應該把握時機,緊隨大陸經濟“脈搏”跳動,加快實現從沿海到內地、從第二産業到第三産業、從出口加工型向內需型的轉變。
丁鯤華和李非等兩岸人士認為,過去提倡兩岸企業進行“垂直整合”,共同打造産業鏈。如今兩岸産業界應把握大陸經濟轉型升級的契機,加強“市場整合”,延伸産業鏈,合作進行産品研發、設計和品牌創造,把産業蛋糕做大,共同開拓海內外市場。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4月8日至11日在廈門舉行,來自海峽兩岸及海外的900多家廠商參展。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