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珍藏了60多年的老照片,81歲的老臺胞曾重郎雙手有些顫抖。已經泛黃的黑白照片上,年輕的曾重郎和他在新竹中學的同學們,一個個意氣風發。照片下面,有些模糊的鋼筆字跡註明照片攝于1945年。
現居武漢的曾重郎仍清晰地記得,1945年10月25日那一天,結束了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地屈辱歷史,臺灣人民歡欣鼓舞,興高采烈,他們敲鑼打鼓,鳴鞭放炮。“許多家庭祭拜祖先,告慰列祖列宗:臺灣已經回歸祖國的懷抱了!”
那時,他正在臺灣新竹中學上四年級。“在日本統治時期,我們是臺灣的二等公民,上學、就業都受到限制。”曾重郎説,“新竹中學一屆有150名學生,日本學生佔三分之二,臺灣學生只有三分之一,日本學生都可以進到新竹中學,臺灣學生不是公學裏的第一、二名,很難進去。”
就業也受到了限制。“臺灣人想要念文科的話,學政治是不行的,只能學法律,但也當不了法官,只能當律師,所以,那時臺灣學生念醫的、學理工科的多。”曾重郎説。
臺灣光復後,曾重郎被同學推選為新竹中學學生自治會總負責人,還被新竹地區的中等學校代表推舉為臺灣學生聯盟新竹支部總負責人。“我們跑到每個學校,要求修改課程表,上午上數理化課,下午學習普通話,學習中國的歷史、地理。那時我們普通話都不會説,只會説閩南話、客家話,再就是受日本教育,説日語,但中國的國語我們不會説,所以當時我們非常急迫要掌握祖國的語言。”
[ 責任編輯:陳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