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的首個年頭,青海著力改善民生之路,踏著堅毅的步伐,在溫暖中不斷前行。
民生改善之路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十二五”期間,一份份暖心的民生“成績單”溫暖民心,2016年,省委、省政府堅持把民生建設須臾不放鬆,繼續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地走小財政辦大民生的路子,主動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完善民生保障機制,進一步加大對民生方面投入力度,嚴格落實各項惠民利民政策措施,有力地推進了以“民生十件實事”為主的各項民生建設順利實施。
傾聽民之意、關注民之憂、化解民之困、改善民之基,當民生改善書寫在新的年輪之時,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社保水準、支援就業創業的民生指標也迎來“更上層樓”的新高度……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以來,青海積極支援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政策,落實省級創業促進就業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投資引導等各項就業創業政策,省財政安排資金8億元,支援全省各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技能鑒定、社保補貼、崗位補貼,以及首次創業補貼、創業一次性獎勵和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等,支援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城鄉就業困難群體和城鎮各類登記失業人員自主創業,推動海東市、德令哈市、玉樹市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及青海首屆創新創業大賽活動,扶持青海大學、青海師範大學和青海民族大學3所高校創業園建設,補充創業貸款擔保基金支援各地區擴大創業擔保貸款規模,為民眾盡享就業暖陽指路引航。
今年以來,青海持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社會保障提標政策全部落實到位。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每人平均標準增加15元,達到140元;城市低保月每人平均標準提高30元,達到400元;農村低保年每人平均標準提高570元,達到2970元,實現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的“兩線合一”,全省49萬城鄉低保對象基本生活得到切實保障。建立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全省71%的持證殘疾人享有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實現全覆蓋。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個人繳費資助實現全覆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順利推進,全省省直機關事業單位3.19萬名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社會化發放,成為全國第4個由社保經辦機構直接發放養老金的省份。
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升全民健康水準、推進老年人關愛工程、改善人居環境、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等民生工程擲地有聲,全省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與此同時,省財政預撥資金10億元大力改善城鄉住房條件,確保城鎮棚戶區改造和農牧民危舊房改造建設順利開工。
支農投入大幅度增加,2016年,全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全省農村牧區工作會議精神,以調結構、轉方式、強基礎、補短板、厚植農業農村發展優勢為重點,著力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與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全力支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繼續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納入年初省級支農資金整合總規模達到99.37億元,較上年增加21.14億元,增長27%,同時,進一步簡政放權,促進縣級支農資金整合,在全省範圍將支農資金“切塊”下達到縣級,項目審批權下放到縣級,使財政支農資金在投入上更加精準,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穩定發展和農牧民持續增收。
“民生十件實事”勾勒的幸福藍圖正在變成現實。奔跑在追求幸福道路上的青海,不斷書寫著民生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