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杭州為何頻繁出現“超低價”商品房交易?

時間:2010-03-21 15:47  來源:新華網

  商品房售價從每平方米兩萬元降至一萬元,誰做這樣的“傻事”?是杭州房地産商。那麼,普通百姓能夠撿到這樣的便宜嗎?絕對不可能。

  最近一段時間,杭州市多個樓盤出現“超低價”商品房交易現象,極大地刺激了普通百姓的神經。許多人認為,這些房地産商“發善心”是為了某些人“發大財”,不排除存在腐敗利益的輸送問題,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一週內70多套商品房“超低價”成交

  記者粗略統計,僅3月8日至14日,杭州就有約74套商品房大幅低於市場均價成交,其中個別樓盤實際成交均價竟只有市場價格的三分之一。

  杭州透明售房網顯示,3月14日一天,杭州就有兩處樓盤出現低價成交的現象,其中位於拱墅區的嘉泰馨庭成交11套,均價為每平方米13497元,而與其一街之隔的樓盤名城燕園,目前在售價格在每平方米22000元左右。

  同一天,另一處名為錢塘航空大廈的樓盤,當日成交了9套商品房,均價每平方米15175元,低出在售商品房價格將近1萬元。而半個月前,這一樓盤同樣出現了7套房源,成交均價僅為每平方米17652元。資料顯示,這一樓盤位於杭州錢江新城CBD核心區,周邊樓盤的單價每平方米3萬元左右,如此“超低價”售房讓很多人不能理解。

  更有甚者,3月12日,太和廣場以53套的成交量,創下了節後杭州單盤日成交量新高。據了解,50套寫字樓和3套商鋪的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7000元,這個價格約為市場價的三分之一。

  有關數據還顯示,3月7日,朗詩國際街區一套樓房成交價為每平方米6561元,與在售的商品房價格相比,差不多打了對折。

  是“內部房價”還是“輸送利益”?

  為何“超低價”售房?記者逐一致電相關樓盤銷售處求證,工作人員的説法各異,但比較一致的説法是“內部房價”。

  嘉泰馨庭售樓處工作人員表示,14日所售11套房源均為“內部房價”,此前已圈給本公司內部股東。與之類似,錢塘航空大廈售樓處程先生告訴記者,網上顯示低價成交的都是董事局和一些內部人員關係戶的內部價,正常途徑不可能拿到。

  太和廣場銷售處陳姓負責人表示,以市場價一半拿到的商品房,是2008年已訂下的內部辦公用房,因資金及裝修等問題,最近剛把合同做掉。這位負責人表示,辦公用房的總面積約18000平方米,2008年的售價每平方米8000多元,與實際成交價格相比,並沒有太大差距。

  朗詩國際街區售樓處沈先生解釋説,近日以每平方米6000多元單價成交的一套房源,其實戶主已于去年6月買下。因最近查出是癌症晚期,遂將房屋轉到愛人名下,重新變更的合同顯示的是當時的成交價格。

  記者致電了金基曉廬銷售熱線。一名裘姓工作人員表示,小區目前已全部交付,銷售熱線已轉為客服電話。

  上述樓盤多數銷售人員表示,除特殊情況外,低價銷售的商品房都是為關係戶預留的“內部房”,這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那麼“內部房價”到底有何秘密?一位早年參與過房地産開發的商人向記者道出了“超低價”商品房的貓膩:

  ──開發商自買自賣。這位商人分析,有兩種情況,一是自買自賣,以虛假售房獲得銀行貸款,這樣可以解決融資問題,等到金融環境寬鬆、房價上漲後,再重新解除合同拿出來銷售,這種做法是把貸款融資風險轉嫁給銀行;另一種情況是開發商自己用的辦公樓或者酒店之類,大幅度地降價成交,可以大量逃避稅收。

  --某些機關單位和房地産商聯手。這些單位往往有低價土地,委託開發商開發之後,開發商又低價賣給這些單位職工。這種現象在前幾年很普遍,現在因為有比較嚴格的規定,越來越少。

  ──賣給那些對開發商有用的對象。這包括直接幫助過項目開發的,還包括今後會給予幫助的,他們往往是政府官員、銀行界人士等。如今黨紀政紀越來越嚴,一些人不敢以自己的名字購房,往往以親戚朋友名義購房,這樣做很隱蔽。“相當於洗錢,越來越難查。”

  容易滋生腐敗,亟待加強監管

  對於“超低價”購房的現象,一些市民認為,這裡面藏污納垢,容易滋生腐敗,迄今還沒有引起有關部門足夠的重視。

  市民楊雲對記者説,商品房打折是常有的,比如房地産商的朋友或者親戚,購房時給幾個點的折扣,而“超低價”商品房交易極不正常。許多腐敗案件表明,“超低價”購房是錢權交易的一種外在形式。現在房價這麼高,什麼人才能“超低價”購房?

  記者調查發現,對於“超低價”購房,目前還屬於監管盲區。杭州市房管局表示,他們只管這些房地産項目有沒有預售證,對於價格,他們無權過問。

  杭州市物價局舉報中心工作人員對記者説,商品房價格是放開的,他們無權干涉。只有房地産商涉嫌價格欺詐,他們才會監管,而這種低價購房的情況不在他們的管轄範圍。

  浙江省檢察院一位檢察官説,近幾年以低價購房、投資等方式收受賄賂的案件時有發生,一些官員低價購房往往是以家人和親友、情婦等特定關係人名義進行,有的還以虛假投資方式進行,目的是為了逃避查處。《住在杭州網》首席評論員丁建剛認為,房地産商“低價賣房”是一個長期的現象,裏面有很多貓膩,百姓很難找到把柄。但是,不管“超低價”購房有沒有錢權交易,最明顯的是涉嫌避稅,因此稅務部門應該管一管。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