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京津地區暴雪致蔬菜價格上漲 糧油肉價格基本穩定

時間:2010-01-06 08:52  來源: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

  農産品價格調控體系比較健全

  和2008年年初那場襲擊南方地區的雨雪冰凍災害相比,這次政府部門及時啟動了多項應急預案,緩解交通壓力,保證市場供應。同樣面對極端天氣,但我們的應對之策顯得更加從容。

  多年罕見的大雪和低溫並沒有讓北京的農産品價格出現罕見的波動,這樣的結果恰恰説明瞭大家的努力並沒有白費。那麼,為了平抑可能出現的漲價我們還應當採取哪些措施呢?再來聽聽專家的意見。

  李國祥:“政府我們調控農産品價格應該來説現在整個體系還是比較健全的,第一個我們能夠在生産上促進農業生産,這一塊兒呢,政府下的力氣應該很大,我們在糧食上,已經公佈了最低價格,要上漲,我們在菜籃子工程上提出要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使得我們的農産品季節性的供求盡可能均衡一點。……除此之外當然政府還可以通過這樣的一個進出口的調控,來平衡國內的供求關係。除此之外當然政府還可以加強市場監管,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採取直接干預農産品和食品的市場價格。”

  記者:“我們現在看到大家很擔心的問題,一個菜價會不會繼續上漲?另一個就是説這個大雪會不會只是一個觸發的因素,引起來的是農産品的價格上漲,引發了全面的通貨膨脹?”

  李國祥:“這個農産品價格上漲跟通貨膨脹之間的關係,我們改革開放這麼多年,歷來是這樣,農産品價格上漲以後,其他物價跟著上漲,其他物價上漲以後,又會推動新一輪的農産品價格上漲,這種農産品價格和通貨膨脹之間,它們往往是一種共生的,或者説相互推動的一種關係,那麼能不能這樣,當然了,農業當然有主要的任務,還是發展農業生産,作為國家領域來説呢,它會在宏觀經濟形式上,宏觀經濟上,政策選擇上,如果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以後,它會調整自己的政策,所以我們注意到,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提高了,要管理通貨膨脹預期。”

  記者:“那麼農産品價格的管理對於整個管理通脹預期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李國祥:“應該來説起著一個非常大的穩定性的作用,因為農業是基礎,農産品價格對整個物價也起著一個基礎性的作用,如果我們把農産品市場穩定住,農産品價格合理的調整,合理的上漲,讓居民能夠感受到,讓農民也能增加收入,這種價格上漲應該是一個良性的,對整個的國家經濟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半小時觀察:菜價不會飆升

  入冬以來,北方地區已經遭遇過幾輪大雪襲擊,種植運輸成本的上升已經把蔬菜價格推向了一個高位,而新年這場大雪再度拉高菜價,也引發了一些人對會不會出現通貨膨脹的擔憂。不過,從節目裏,我們也看到在各方積極應對之下,包括北京在內各地的蔬菜食品供應很充足,即使價格有所上漲,也主要受天氣影響。隨著這兩天天氣轉晴,道路恢復暢通,運輸成本下降,相信菜價不可能出現持續性上漲。從微觀層面來看,只要我們的應急措施到位,市場不存在嚴重短缺,大雪這種暫時性因素不會構成全面的通脹壓力。

  (執行主編:孟慶海 編導:曾曉琳 顧平 盛情 熊曼琳 王津 攝像:沈焱 貢存 張小明 張明)

分享到:
編輯:焦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