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局長你好,現在山東下雪了沒有,對生産有沒有影響?”
劉道三:“下雪了,但是很小,對蔬菜生産影響很小。”
“蔬菜的價格怎麼樣?有沒有因為北方的大雪天氣帶來一些波動?”
“漲了一點,但是幅度不大。影響漲價的主要因素一是春節前漲價因素,而是持續低溫天氣,三是大學一定程度影響了運輸。”
“從今年的生産種植情況來看,你覺得未來蔬菜價格會存在大幅上漲的可能嗎?”
“春節前,蔬菜價格會持續上漲,但是不可能出現大幅度的暴漲,因為目前山東蔬菜基地的生産比較穩定。”
看來壽光的蔬菜生産形勢還是比較樂觀的,那麼這幾天壽光蔬菜外運的情況受雨雪天氣的影響怎麼樣呢?我們現在再來連線壽光農産品物流園有限公司總經理欒元偉。
“你好,我們想知道現在北京和天津等地的雨雪對你們蔬菜運輸的影響有多大?”
欒元偉:“有一定影響,以前運菜車6-7個小時就能到,但是前兩天要10幾個小時。”
“現在都在採取哪些措施來克服這些困難?”
欒元偉:“提前出發的時間,原來下午2點左右出發改為上午就出發,但是這兩天情況已經好轉,基本恢復正常。”
“現在每天運往北京、天津等地的蔬菜在量上有沒有大幅度減少?”
欒元偉:“沒有,運往天津、北京的菜始終維持在每天100-150萬公斤。”
從這段採訪裏,我感覺大雪對壽光這些蔬菜種植基地來説,主要影響了運輸週期,加大了成本。為了應對歷史罕見的這場大雪低溫天氣,商務部昨天也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山東等有關地區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做好強降雪降溫天氣應對工作,保障市場供應。這些措施具體內容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李玉林:惡劣的天氣,有可能對生活必需品供應會産生的一些影響,我們商務部是高度重視,也是早有研究,提早進行了一些部署。這一次我們也及時開通了,商務部有一個雨雪地區生活必需品供需對接平臺,我們開展了網上的對接活動,我們也及時組織北方的六個地區與南方的蔬菜的主産區,像海南、廣東,還有山東蔬菜的主産區,我們加強蔬菜産銷的區域銜接,我們組織商務主管部門,組織一些企業開展一些網上的對接,有效組織貨源、保障蔬菜的供應,成效也還是比較顯著的。”
記者:現在群眾還有一個很擔心的問題,接下來如果再出現這種雨雪的天氣,異常的天氣,會不會造成菜價進一步上漲,還有供應能不能保證?
李玉林:我們預測下一步有可能隨之而來的惡劣天氣,我們對下一步的保控工作已經做了一些部署,當前首先重要的工作是我們組織各地千方百計地組織貨源,像我們組織一些蔬菜的流通企業,這些批發市場,現在這個時候要加大庫存量,像北京,我們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目前蔬菜的庫存能夠達到三千五到四千萬公斤,這樣能夠保證全市三天的蔬菜供應量沒有問題,像天津現在商務部門也組織市內多家的批發市場,交易市場與河北,周邊的,與山東還有南方的蔬菜主管區加大蔬菜的産銷銜接,組織進貨量,另外就是河北的商務部門也是加大力度做好蔬菜的庫存量,據了解,河北石家莊一個很大的橋西蔬菜批發市場,它目前的大白菜、馬鈴薯、元蔥,這些大路菜目前市場的庫存量達到五千萬公斤,能夠保證全市半個月的蔬菜供應量沒有問題。
作為北京最大的農産品批發市場的管理人員胡兵告訴記者,這個庫房共儲存了3000噸的蔬菜,有九個品種,保質保量的儲存在冷庫當中,以備緊急情況下投放市場平抑蔬菜價格。在新發地市場記者還見到,在一些大塊的場地上,就地儲存了不少蔬菜,顧兆學告訴記者,僅新發地露天儲存的蔥頭就達2200噸,儲存的冬瓜和南瓜有1500噸,馬鈴薯約500噸。
“我們在河北的涿州菜地,我們還存了10萬噸的白菜,有充足地把握,即使遇到大的市場波動,我們在短時間內不會出現斷檔,短時間內不會讓首都人民吃不到菜。大概能夠維持多長時間呢?三天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