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棒高敏接過火炬
8月4日早上7點38分,北京奧運會聖火開始了在四川樂山市的傳遞,這是四川省境內傳遞的第二站。首棒火炬手是兩度獲得奧運會冠軍、開創跳水界“高敏時代”的“跳水皇后”高敏。
樂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産所在地。在這裡,億年峨眉、千年大佛、百年沫若交相輝映,
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四位一體。今天的樂山是個多雲天氣,空氣清新,街上挂滿彩旗,風中飄著花香。早上7點半,起跑儀式在名山亭廣場進行。早上6時許,眾多樂山市民就聚集在這裡,揮舞著國旗和奧運旗,等待奧運聖火的到來。起跑前,全體與會者向汶川大地震遇難者默哀一分鐘,名山亭廣場內及周圍眾多民眾默默為地震災區祈禱。
名山亭廣場是遊客步行進入峨眉山的起點,這裡最為醒目的標誌是“第一山”亭,該亭高16.1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銅亭,精工巧構,金碧輝煌,濃縮了峨眉山悠久的歷史傳承和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蘊。亭有四匾,分別為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所書“第一山”,王羲之書“峨眉山”,趙樸初書“大光明山”,黃庭堅書“皇人之山”。這四種稱謂,代表了峨眉山在中國名山、佛教和道教中的顯著地位。亭內的精美雕刻,集中展示了峨眉山的美麗傳説和自然、人文景觀。
7點38分,隨著第一棒火炬手高敏從中共樂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姜曉亭手中接過“祥雲”火炬,跑向火炬手大道。北京奧運火炬接力樂山站的傳遞活動正式開始。2008隻和平鴿飛向天空,數萬名市民載歌載舞,整個 1.28萬平方公里的樂山沸騰了!
高敏,出生於1970年,1980年入四川省跳水隊,1985年被選入國家集訓隊。1983年 第4屆世界分齡游泳錦標賽上奪得兩項冠軍;1985年第5屆世界游泳錦標賽上奪得跳板跳水冠軍,成為世界錦標賽歷史上的最高分,並與隊友合作奪得女團冠軍;1987年 在第5屆世界盃跳水賽中,再奪跳板跳水金牌;1988年在第24屆奧運會上,以580.23分的絕對優勢獲得跳板跳水金牌,實現了“三連冠”,並成為我國第一位奧運會跳板跳水金牌獲得者;1989年在第6屆世界盃跳水賽上,獲得女子一米跳板和三米跳板兩項個人冠軍、女團冠軍和混合團體冠軍;1990年在澳大利亞國際跳水賽上獲一米跳板和三米跳板兩項冠軍;1990年在中國國際跳水賽上獲三米跳板冠軍並在濟南四國跳水對抗賽上獲三米跳板冠軍;1992年 在第25屆奧運會上,蟬聯女子三米跳板冠軍。
樂山市火炬傳遞起點設在名山亭廣場,終點在峨眉山迎賓廣場,全長8.2公里,火炬手185名,總時間約1小時40分。
其中,具體傳遞路線為名山亭廣場(起點)——天下名山廣場——景區路——黃灣廣場——報黃路——峨眉山迎賓廣場(終點)。最後在迎賓廣場舉行結束慶典儀式。傳遞路線上,還將重點展示名山亭廣場、天下名山廣場、黃灣廣場、峨眉山迎賓廣場等景點。
樂山位於四川盆地西南,古稱嘉州,幅員面積1.2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50萬,漢、彝等33個兄弟民族世代居住於此。建市以來,樂山先後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樂山是一座自然風景優美,歷史文化深厚的城市,有“海棠香國”、“士大夫之郡”等諸多美譽。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繞城而過,近1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位於城市之中,形成“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的奇妙景觀。峨眉仙山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有“秀甲天下”之稱。3000多年前,在人類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最初日子裏,四川盆地的先民就在樂山建成了自己的城郭。兩千年前,樂山成為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中外文化在這裡交匯、融合,佛教文化也因此傳入樂山。在樂山城外的麻浩崖墓,至今仍然保存著中國最早的石刻佛像。從那時起,樂山城西的峨眉山,逐漸興起了規模龐大的寺廟建築群,成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高達71米的樂山大佛,端坐天地之間,俯瞰蕓蕓眾生,是世界上最雄偉的石刻佛像,也是中國文化最著名的名片。1996年,樂山大佛和峨眉山雙雙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名錄。樂山深厚的文脈,養育了中國文化的兩位巨人——蘇東坡和郭沫若。一千年前的蘇東坡,他的不朽詩篇,至今仍被傳唱;一千年後的郭沫若,則在中國踏入現代化門檻的最初時刻,扮演了思想啟蒙者的角色。
樂山是一座充滿現代氣息與蓬勃活力的城市。雄厚的工業基礎,鑄就樂山在四川經濟格局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多晶硅産能居全國第一;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使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完美相融;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每年吸引著超過1000萬的中外遊客。
樂山是一座崇尚體育的城市。孕育于峨眉仙山的峨眉武術,是中華武術的一支奇葩,自古以來,即與少林、武當並稱中國武術三大流派。波光粼粼的“小西湖”,造就了無數的游泳健將,也成就了“中國游泳之鄉”的美名;四川省第一個國際比賽冠軍鄧國銀就在樂山開始他的運動生涯。
樂山同樣也是一座堅強而富有愛心的城市。“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距震中直線距離僅200公里的樂山也遭受波及。災難面前,樂山人民奮起自救,在最短的時間內復産、復工、復課。同時,作為重災區的鄰居城市,樂山在第一時間,盡全力向重災區提供支援。6000多名樂山人、1800余臺車輛開赴重災區,參與到生死救援的浩蕩大軍中,樂山市民捐款、捐物超過1億元。 (記者 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