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村開村了,鄧亞萍介紹説,奧運村裏為各國運動員、教練員提供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的展示和體驗,如風箏、泥人等。日前,將於8月9日開放的奧林匹克中心區的一個個祥雲小屋也提前向中外記者展示,我有幸賞鮮,去聆聽中國故事,如景德鎮的青花瓷、武當太極拳、雲南的普洱茶、臺灣的琉璃、陜西的皮影等等。那些浸潤著中國幾千年曆史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璀璨奪目,任何一項都可以讓我們研究一輩子也難以窮盡其中的韻味和奧秘,每一項的個中深味和故事都會讓人拍案叫絕。這些天,從方方面面我還了解到,古都北京已經裝點一新迎接世界各地的朋友,故宮、頤和園、天壇等都將為朋友們講述中國的過去,展示中國的現在。
從奧運會籌辦一開始,我們就在本屆奧運會上打上重重的中國烙印。從會徽中國印到吉祥物福娃,從篆書的體育標識到祥雲火炬,從金鑲玉獎牌到各種禮儀服飾,每一個創意,每一個細節,都標識著我們的文化底蘊。我們就是要借助北京奧運會,讓更多的外國朋友了解中國文化,讓外國媒體多介紹中國文化,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加了解中國,讓奧林匹克文化與中國文化得以交融,並在這個交融過程中,讓中國文化與世界各種文化共同發展與繁榮。
我們知道,很多記者是來採訪奧運比賽的,但還有很多的記者是來採訪舉辦奧運會的中國的變化的,採訪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我還觀察到,很多外國記者的鏡頭,不僅僅對準我們那些優秀的文化,還對著我們中國的觀眾、講解員、志願者,他們更希望從中國人活生生的行動中,從他們的文明素質、高雅的行為中,去理解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如前幾天,北京朝陽區邀請了一些外國媒體的記者參觀了高碑店古傢具一條街、文化步行街等,我看見了那些外國記者專注地觀察老師傅做傢具工藝品的神情以及嘖嘖的讚嘆。又如前幾天外國記者們來到北京京劇院後臺參觀,看到勾臉上彩等化粧過程以及演員們一絲不茍的精神,對中國的國粹更加肅然起敬。
可以説,無論是來參加奧運會的,還是來觀看奧運會的,還是來北京旅遊的,都會被北京奧運會濃濃的文化韻味所折服。“人文奧運”簡簡單單的4個字,蘊含了多少含義。對此,我是越來越有體會,也越來越感到中國文化的深邃。“世界給我十六天,我還世界五千年。”我越來越感受到這句話的分量,也感受到北京奧運會不同於往屆奧運會的、有特色的魅力。“北京奧運會將給中國和世界體育留下獨一無二的寶貴遺産。”這不僅是我們的莊嚴承諾,也是北京奧運會對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