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大部門”時代即將開啟 預計兩會後方案浮出

時間:2008-01-15 08:35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

  最近有媒體爆出,金融領域正在考慮建立一個大部門,這種説法得到了中央政策研究室相關人士的證實。而十七大報告正式提出的“大部門制”概念將成為2008中國改革重點,另外,中編辦機關事務管理局一負責人向媒體透露,“大部制”方案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2008年3月份“人大”會之後,就可以跟大家見面。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行政管理體制將掀起改革大潮,“大部門”時代也將隨之開啟。而眾多專家建議,這一改革方向應是構建“公共行政體制”。

  行政部門冗雜之累

  中國行政部門職能重疊、多頭管理一直深受詬病。

  據了解,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目前共有組成部門28個,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8個、辦事機構4個、部委管理的國家局10個、直屬事業單位14個,另外還有100多個議事協調機構。而同樣的統計數字英國、法國都是18個,美國15個,日本則只有1府12省廳。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務院部門之間有80多項職責交叉,僅建設部就與發改委、交通部、水利部、鐵道部、國土資源部等24個部門存在職責交叉。

  現實是,長期存在的部門職能交叉、權責不清和多頭管理問題,已經造成了國家經濟社會戰略管理的困難,導致宏觀調控的效果滯後與失靈,影響了國家整體利益的實現,致使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和嚴重的資源浪費等等問題。在部門數量如此冗雜的情況下是隨之帶來的“有利益時大家搶,負責任時大家推”的局面。

  當前煤炭行業“九龍治煤”的現狀可以折射出冗雜之累。如國有煤炭企業負責人由國資委或組織部管,社保勞資由勞動保障部門管,財務上由財政部門管,資源由國土資源部門管理,安全監察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管理等等。“由此而生多種煤炭痼疾如安全生産,小煤礦屢禁不絕等,這也是呼籲要建立統一的管理部門‘煤炭部’的原因。”一業內人士對《中國産經新聞》記者表示。

  而按照“大部門制”的概念,在能源領域,不僅僅是設置一個煤炭部,而是建立統攬能源問題的大部門——能源部。此前有報道稱,在《能源法》即將出臺的背景下,建立一個統一的能源主管部門已成共識。

  大部門時代儼然已經開啟。

  胡錦濤在去年10月的十七大報告上提到,將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著力解決機構重疊、職責交叉、政出多門的問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大能源部、大運輸部、大環境部,是社會呼聲比較大的,也是現實條件相對比較成熟的,可以最先列入改革日程。

  立足公共性?

  什麼是大部門體制?

  按照業內專家的提法,即,為推進政府事務綜合管理與協調,按政府綜合管理職能合併政府部門,組成超級大部的政府組織體制。它的特點是擴大一個部所管理的業務範圍,把多種內容有聯繫的事務交由一個部管轄,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從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一些政治學者認為,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應該是構建“公共行政體制”,強化政府權力的公共性。中共十七大報告的上述表述,即是對“公共行政體制”的全面定位。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馬慶鈺也認為,“行政管理”的概念,缺乏對政府權力公共性的認定,只是政府管理的傳統階段。行政管理的概念偏重於政府對人民自上而下的管制,缺乏對公民參與權和監督權的界定,因此,中國政府體制改革的目標應該是建立“公共行政體制”。

  “從形式上看,‘大部門制’是合併和調整政府機構,可以預計的是部級單位的合併和人員的縮減,但從更深層意義上理解,它是社會大轉型中政府保障服務性功能突出、行政色彩淡化的必然選擇。”一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轉變意味著,政府職能將以提供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為己任,意味著政府官員行政理念和行為的根本轉型,更意味著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參與和監督。顯然,這一改變將使政府權力得以規範、回歸公共服務,當然也就更加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社會的需要。

  一業內人士進一步提出,稱“大部門體制”需要“大作為、小權力”,即在強化責任、強化服務上要“大”,凡是關係老百姓利益的事都要有作為;在權力和利益上要“小”,凡是不利於老百姓利益的事都要少之又少。(首席記者 嚴娟娟)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