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洛杉磯時報:失去李開復的Google 中國之路更艱難

時間:2009-09-23 16:12   來源:中國網

新近辭職的李開復

  美國《洛杉磯時報》2009年9月21日文章:谷歌在中國尋找用戶(作者:David Pierson)

  Google進入中國已有九年時間了,九年裏,它的腳步越來越慢,甚至到了被擠出市場的邊緣。

  位於加利福尼亞The Mountain View的谷歌,搜索業務上依然被它在中國的對手——土生土長的百度壓制著。百度擁有的市場份額是Google的兩倍,而且它作為本國企業,受到了政府的更多支援。

  如今,Google中國最有影響人物李開復的離職,無疑給了志在贏得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網際網路市場的Google一記重拳。

  儘管Google中國在經營上會有這樣那樣的客觀因素干擾,但有分析家指出,Google在中國犯下的毛病反映了它最明顯的缺點:品牌認知的缺乏。

  Google——創新技術的引領者,或許是中國白領階層選擇的搜索引擎。但中國3.4億網民中有三分之二是年輕人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他們大多數都被百度的服務吸引過去了:通過百度主頁,他們可以輕鬆找到MP3、論壇資訊等等,而不是選擇同樣能輕鬆找到這些資訊的Google。

  “並不是百度在這些産品上比Google做得好,有些其實還比不上Google,”易觀國際CEO于揚分析説。“問題關鍵在品牌認知上。網民不知道‘Google’這個名字,甚至連怎麼寫都搞不清楚。”

  三年前,Google中國終於重新取了個中文名字“谷歌”,原因是中國網民已經對讀寫“Google”這個詞感到抓狂了。但即使做了這樣的努力,也很難引起大範圍的共鳴:很多中國網民按照習慣讀成“gogo”,還有些人直接輸入“G.CN”的域名進入Google中國主頁。

  分析家認為李開復之所以離開工作已久的谷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總部對中國市場數據的不滿。分析指出,在世界其他地方,Google早已處於優勢地位,所以公司總部的人很難理解中國市場的複雜性。

  “Google似乎從來沒有在中國推廣過品牌。”技術與媒體資訊公司沃爾夫亞洲集團主席大衛沃爾夫説道。“我們必須要面對這個東西,大多數地方品牌知名度都是口耳相傳推廣的。Google從來沒有對其進行過市場操作。推廣與不推廣,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谷歌發言人約翰?皮內特稱,推進公司的産品是目前中國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不過他暗示積極的市場舉措正在實施中。皮內特表示,儘管公司對李開復的離開非常遺憾,但Google依然用創新獨特的技術在市場上界定自己的地位。

  “人們使用Google大多是外國資訊、英文的搜索,”皮內特説。“這讓我們決定把Google推向中國的大學學生,還有其他有這方面需求的群體。”

  2000年,Google用自己的中文版本搜索引擎打開了中國市場,這比百度網站啟動時間還早一年。但Google“遙控指揮”了中國站很多年,直到2005年才在中國落地生根。這期間給了百度機會,開始構建自己的網路組織,銷售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從Google手上搶走了不少的廣告。

  百度是一個“快速而精明的對手,”皮內特做出如此的評價。雖説Google聲稱要將中國的銷售隊伍擴大一倍,皮內特卻拒絕透露到底是怎樣規模的團隊。眼下Google市場團隊正在中國25個城市巡講,試圖向中小企業推銷自己的服務。

  儘管百度之前受到了競價廣告嫌疑的指責,可是這個本土網站依舊佔據著市場和公關形象的優勢地位。

  “百度對本地業務玩得非常熟練,”沃爾夫説。“通常觀念認為,百度對中國人的需求更了解。”

  幾年前,百度的一個線上廣告描繪了這樣的場景:一個中國明朝的人玩文字遊戲來取笑一個中文講得很差的西方人。這個廣告傳遞的資訊很明顯:百度會説中文,Google不會。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