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法報:羅斯福曾正確預測中國四五十年後將成大國

時間:2008-02-29 14:0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法國《世界報》2月26日發表文章,題目是“羅斯福曾正確看待中國”。文章説,“羅斯福總統想要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因為他認為,四五十年後,中國將很可能成為一個大國。” 文章摘要如下。

資料圖片:二戰時期的史達林(左)羅斯福(中)與丘吉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駐美國大使歐文狄克遜爵士曾參加羅斯福總統在白宮主持的一次會議。會上談到中國的崛起和因循守舊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狄克遜爵士在他的日記中談到當時的情景:“羅斯福説,他與丘吉爾多次討論過中國問題,他感覺丘吉爾在中國問題上落後了40年,老把中國人稱為‘中國佬’或‘華人’。他覺得這樣做很危險。羅斯福想要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因為他認為,四五十年後,中國將很可能成為一個軍事大國。”

  美國外交政策最著名的專家之一約翰伊肯伯裏為了撰寫《中國的崛起和西方的未來》一文而發掘出這一寶貴的史料。這篇文章已被最近一期美國《外交》雙月刊發表。可以理解,這個話題令西方政治學家和外交家們大傷腦筋。中國經濟在飛速發展,中國在投資西方最大的企業或救助陷入困境的美國銀行,中國還在全球積極展開外交,所有這一切必然在一些國家引起一些疑慮,而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並非總像羅斯福那樣具有遠見卓識。

  另一位著名知識分子、英國人馬克倫納德最近出版了一本書,名為《中國在想什麼》。人們從書中看到,中國人也在考慮世界的未來。

  在東方,當然有人説得更直率。新加坡人馬凱碩曾經寫過好幾本有關國際關係的書,他甚至在《新亞洲半球》一書中指出“世界權力不可逆轉地東傾”。

   澳大利亞人書寫得比較少,但他們卻在行動,因為他們感到自己今天更接近羅斯福的觀點,而非丘吉爾。他們炫耀擁有發達世界中首位能講流利漢語的工黨總理陸克文,並樂於參與重建亞太地區地緣政治秩序。雪梨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所長艾倫金吉爾認為,中國2007年已超過日本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當然,中國在“環境、安全和地區建設方面也很重要”。他説,“的確,澳大利亞工黨政府遠不像霍華德領導的上屆政府那樣擔心中國的崛起”。而霍華德則是布希總統的可靠盟友。

  陸克文上臺執政後批准了有關氣候變化問題的《京都議定書》,並宣佈澳大利亞從伊拉克撤軍,隨後又簽署了由日本、美國、印度和澳大利亞組成的“四方對話”模糊機構的死亡證書,該機構也以“亞洲民主弧形帶”而聞名。建立這一機構的主張是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並得到布希政府“新保守派”的支援。中國人認為這是旨在孤立中國的圍堵陰謀,因而以懷疑的眼光看待這個“民主弧形帶”。

  在堪培拉,陸克文現在則根據下述原則行事,即應當在國際體系中給予中國應有地位:圍堵不再是一種選擇,取而代之的是“戰略對話”。

  2月5日,這一“戰略對話”主張在中國外長楊潔篪訪問澳大利亞時已正式提出。如果世界經濟和戰略重心東移,那麼遙遠的澳大利亞將處於第一線。它既有資格與美國保持一種牢固的軍事同盟關係,也有資格很具體地接近中國,因此它將享有一種獨一無二的外交地位。(編輯:劉瑞常)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