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第一批訪日的中國遊客來到日本。他們購買力之大和對外禮儀的“無知”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這些年中國遊客的形象也發生了一些好的變化。
一位日本地方官員説,當時中國遊客中,有人穿的西服居然還帶著商標。可是現在的中國遊客則和當時大不相同了,從穿著打扮很難分辨出他們是哪國人了。一位資深導遊説:“最初來日本旅遊的中國人真是讓我感到頭痛。他們不僅穿著睡衣在高級賓館中走動,説話聲音大,而且有的人自認為花錢了,態度就十分傲慢。稍有不順心,馬上就大發脾氣,有時候氣得我都想哭。可是最近這種現象開始減少。不過,中國遊客買東西時不排隊的毛病還挺明顯。”另一位導遊説:“中國人來日本旅遊,最初主要是大量購買家電。可是這兩年,他們的購物內容也發生了變化。從電器擴展到醫藥、保健食品等,他們對各種小紀念品也很有興趣,一個人一次買上20多件,40多件很常見。這可樂壞了日本賣小商品的店主,也讓我們這些領中國遊客購物的導遊很舒心。但是,我們導遊希望今後中國遊客的行程不要安排得太緊張,最累的行程是7天走6個城市。很多遊客都是第一天興奮,然後越來越消沉,臨走的時候都沒有興致了。其實日本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文化和風情,但體驗這些需要閒適的心態和比較充足的時間。
“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及本世紀初,美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蜂擁而至,掀起遊德國三股浪潮後,中國遊客正掀起遊德國第四股浪潮。”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德國旅遊研究所所長阿爾特説。在阿爾特的眼中,中國遊客正隨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斷變化。據該研究所調查,5年前,中國遊客在歐洲的支出每天在200美元左右,比起美國人和日本人,中國遊客總體消費水準不高。如今,中國遊客不僅數量每年遞增30%,其消費支出也超過美國遊客,並與日本遊客相近。每個中國遊客前往德國旅遊的平均費用,達到5200美元。中國遊客已不再是“廉價遊客”。
已經和中國旅遊團打了7年交道的德國科隆旅遊官員索墨爾先生對中國遊客印象深刻。他説,以前中國遊客大多因公出差,譬如因為參加展會才有機會來到歐洲。而現在來旅遊的中國人更多的是普通百姓。索墨爾先生還説,以前中國遊客的最大願望是購物,然後是觀光,最後是吃中餐,對住宿要求不高。前幾年,德國酒店老闆以低價吸引中國遊客,薄利多銷,甚至一間房間加早餐才9歐元。現在,中國遊客願意住四星級以上的酒店。德國最豪華的阿德龍酒店也表示,他們的顧客中,中國遊客常年保持在10%左右。
記者在前些年,曾聽到一位華人旅行社經理編的順口溜,説中國遊客:“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景點拍照,回家後什麼都不知道”。而目前,中國遊客所選的旅遊內容越來越豐富和高端。一位旅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組織的“自駕遊”大受中國遊客的歡迎。還有一些人僅僅因為想來參觀德國的博物館而來德國。
“中國人善良友好,能夠尊重和接受德國的文化,就像德國人去中國旅遊尊重和接受中國的文化一樣。”索墨爾先生的話很有代表性,“以前,中國遊客常常臨時改變行程計劃,或在國際會議上手機不斷地響。甚至,還有中國遊客在餐廳招呼服務員時打響指,可在德國只有叫狗才打響指。現在,這些文化問題也都迎刃而解了,因為中國人和德國人一樣在不斷學習。”▲(環球時報記者 張楠伊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