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4日文章】題:人才專政(作者:戴維 布魯克斯)
設想你出生在中國:你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寵愛。他們向你灌輸儒家思想,尤其是等級和勤奮的價值觀。他們送你去上學。你被中國激進的人力資本政策塑造成形。
你很快明白:當今中國是一個癡迷於人才的社會,中國的統治精英按照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選秀的方式招募人才——嚴格、無情,完全是精英的方式。
隨著你在學校逐漸長大,你會發現要進入精英大學,你需要在高三那年最後的考試中取得一流成績。中國學生參加類似的考試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考試不會獎勵所有的智力技巧。它們獎勵勤奮讀書和死記硬背的能力。
每年大約有900萬學生參加考試。排在最前面的1%將進入精英大學,其他人最多只有上二流學校。這些不幸的人將發現,儘管他們的就業前景不會總是受阻,但成功的可能性減小。
但你成功了。你以一流的考試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你把教授當上帝,你知道如果成績好,就可以入黨。你知道在中國除了繁榮沒有別的政治哲學。
畢業後,你能夠在一家美國跨國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學習資本主義技能,然後回來成為企業家。但你決定進入政府部門,那裏風險較低,而且你可以(暗地裏)變得富有併為國家服務。
從某種意義上説,你的選擇無關緊要。無論你從商或從政,你都是同一個公司官僚機構的成員。在西方,政府與商界精英之間的關係緊張。但在中國,這些精英是同一社會組織中的一部分,為共同致富而相互合作。
當你跟美國人交談時,你發現他們對中國共産主義有各種奇怪的想法。你試圖告訴他們中國不再是那樣的國家了。它有另外一種制度:精英家長制。你告訴美國朋友,這是一個喜好人才的政府。它管理社會的方式就像一位英明的父親管理家庭。
這個精英官僚機構吸收了與之競爭的權力基礎。人們一度以為經濟增長會造就獨立的中産階級,但如今,社會的富裕階層顯然已被國家/企業的權力機構所同化。他們滿足於經濟自由和各種機會。
這個公司官僚機構並沒有停滯不前。它的成員敏銳地承認中國的弱點,並迅速擁抱現代化改革(只要改革不挑戰政策秩序)。最重要的是,你認為精英家長制帶來了好處。中國現在欣欣向榮。
你為這個公司官僚機構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希望它領導中國下一階段的現代化——從製造業經濟轉型為服務型經濟。但在私下裏你心懷疑慮:不管其成員多麼優秀,一個組織管理嚴密、依靠死記硬背的精英階層很可能根本無法管理一個靈活、創新的資訊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