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論改變不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鐘聲)
國際投資機構紛紛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一些西方媒體無視中國防疫政策調整給中國和世界經濟帶來的利好因素,毫無根據地唱衰中國經濟。這些荒謬論調絲毫改變不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也阻擋不了各方同中國加強互利共贏合作的大勢
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近日全面投産發電,標誌著中國在長江上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元旦假期,消費市場人氣漸旺,暖意漸濃;從東部沿海的浙江、江蘇,到中西部的湖南、四川,多地外貿企業掀起組團出海招商熱潮……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轉段,企業市場信心增強,生産步伐明顯加快。
國際社會更加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認為中國果斷調整防疫政策將為中國經濟復蘇增長創造更好的動力。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等國際投資機構紛紛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美國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防疫政策調整後,認為中國會出現更高增速的基金經理比例已飆升至約3/4。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表示,中國調整防疫政策有助於支撐世界經濟發展。經合組織秘書長科爾曼指出,中國調整防疫政策“將支援中國和全球的復蘇力度”。
然而,一些西方媒體不僅對中國經濟的積極變化和國際經濟組織、商業機構的權威判斷置若罔聞,還毫無底線、毫無根據地唱衰中國經濟。在中國堅持“動態清零”時,這些媒體無端渲染中國防疫政策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在中國因時因勢主動優化防控政策後,這些媒體又拋出同樣的論調。如此自相矛盾,除了暴露其看待中國時根深蒂固的政治偏見,更讓人看到其惟恐中國好的險惡用心。
應對世紀疫情這場大戰大考,最關鍵的是如何做到既要保生命、保安全,也要保經濟、保民生。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積極應對、主動作為,以靈活的防控策略、充分的部署準備打有把握之仗,有效應對了全球五波疫情衝擊,有效處置了國內100多起聚集性疫情,有效保障了人民健康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過去3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準。中國的積極作為也為保障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順暢、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實踐證明,中國走出了一條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辯證之道,既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又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不久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六個統籌”,其中就包括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政策,是在綜合評估病毒變異、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等基礎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調整,有助於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有助於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産生活和醫療衛生需求,有助於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中國政府相應制定併發布了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已于1月8日實施,為中外人員安全健康有序往來創造更好條件,更好保障對外交流合作,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更多利好。
疫情發生以來,如何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增長,始終是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一項急迫任務。然而,個別對世界經濟具有舉足輕重影響的大國行事毫無責任感可言,不僅只顧一己私利一再加息向全球轉嫁通脹壓力,還大搞損人不利己的“脫鉤斷鏈”、極限制裁,不斷給世界經濟增加風險。一些西方媒體無視中國防疫政策調整給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帶來的利好因素,散佈有關中國經濟的荒謬論調。然而,這些謬論絲毫改變不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也阻擋不了各方同中國加強互利共贏合作的大勢。
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中國人民有信心戰勝疫情,推動經濟社會取得新發展,不斷為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貢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