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眼裏的這十年⑤|江蘇南通武定苑:小區適老化改造,中國式頤養照護
濱江近海的古邑如皋,是中國最長壽的地區之一,也是有名的世界長壽之鄉。在這座常住人口120多萬的縣級市,65周歲以上老年人近30萬,其中80歲以上老人6.7萬多人。
江蘇南通如皋“養老服務型”小區武定苑是長壽之鄉的縮影。9月的清晨,古城東南隅,陽光灑在千年古剎定慧禪寺,護城河上波光瀲艷,美國建築師、西交利物浦大學教師亞當 布裏爾哈特(Adam Brillhart)和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生葉烈澤(Ntangu Eliezer)來到附近的武定苑,探訪小區適老化改造和中國式養老方式。
居家養老,中國老人和子女大多投票給它
武定苑位於如皋城區繁華地段,2000年左右興建,小區內有不少老年居民。年逾古稀的殷福如搬到武定苑已經21年。亞當來到殷福如家門口摁響了門鈴。
武定苑小區307棟的506室,這裡是殷福如的家。父親去世早,為了照顧母親,殷福如結婚後,夫婦倆人一直與母親居住在一起,十幾年前,殷福如母親在武定苑的這座房子裏去世。殷福如的女兒殷偉麗住在附近小區,下班後經常買菜送過來。
“當年殷福如母親與子女同住,由子女贍養,這是以前大多數中國老人的選擇。”亞當談道,這點與他印象中的中國養老方式一致。但他繼而發現,已過古稀之年的殷福如夫婦並沒有跟子女同住。
葉烈澤同樣好奇,當他問到殷福如夫婦什麼時候開始考慮養老時,殷福如陷入回憶。十幾年前,妻子張業蘭突發風濕性關節炎,整日全身疼痛,手連筷子都拿不起來,早上起床幫妻子穿衣、梳洗,吃飯的時候喂妻子吃飯,當時不到七十的殷福如突然覺得養老問題提前而至。
“改造前的武定苑,道路坑坑洼洼,雨污沒有分流,樓道裏也沒有便民扶手,前些年一些年紀大的鄰居都搬離了小區。”殷福如説,妻子病情穩定後,他開始考慮兩個人都行動不便時怎麼辦,他關注過如皋的養老院,500元一個月的養老院包吃包住,價格也不貴,3000元一個月的醫療護理型養老院,有專業護理人員照顧,但是要離開現在居住的環境,殷福如和妻子還是不願意。
父母的養老問題,也是女兒殷偉麗最牽掛的。2018年,殷偉麗和丈夫在附近的麗澤華庭小區買了有電梯的新房,11樓的一套複式,現在她和丈夫住樓上,打算樓下留給父母住。
住宅適老化改造,養老服務型社區漸成
跟隨殷福如夫婦,亞當在小區裏漫步,空氣中瀰漫著桂花香,外墻煥然一新,路面鋪了新的瀝青,休閒廣場上老人們或健身或在長椅上聊天,一切都讓亞當意外。
亞當了解到,在殷福如一家思考如何養老時,壽鄉如皋也在行動。2018年的江蘇省級宜居示範居住區建設過程中,如皋以武定苑為改造對象,實施了一系列適老宜居改造項目,推動小區居住環境從“生活保障型”向“養老服務型”轉變。
“老人最怕摔倒,社區給我們年紀大的老人家中安裝了浴缸扶手和呼叫鈴等安全輔助設施,過去上下樓沒有扶手,也沒有停下來歇歇腳的地方,累了只能在樓梯口站著歇會,現在每單元樓道中安裝了便民扶手,樓層之間有便民折疊椅,我和老伴不怕下樓了,每天早上去新建的廣場打太極。”張業蘭説,前些年搬出去的老鄰居又回來了,特別是隔壁樓安裝電梯後,90多歲的老鄰居都搬了回來。
在小區裏,殷福如遇見了如皋綠葉義工志願服務隊隊長何建軍,他來給楊章蘭老人送午飯。2020年9月份開始,如皋綠葉義工志願服務隊推出愛心助餐計劃,免費為如城街道的59位孤困老人送上愛心午餐。當亞當聽到有位老人是盲人,每天都會倒好一杯水給送餐的志願者時,覺得很暖。“老有所依,他們已經像家人一樣。”亞當説。
下午3點,殷福如在老年活動室有個會議,亞當跟去聆聽。這裡有圖書閱讀、棋牌娛樂等區域,殷福如經常來這裡下棋。在窗戶邊的桌子前,殷福如和鄰居開始了他們的會議,小區裏的一顆200多年的銀杏樹之前倒了,他們商量應該怎樣更好地保護老銀杏樹。
小區也設置了健康服務中心,殷福如腰疼時經常來這裡做推拿。吳小健是這裡的醫生,他們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對於一些有慢性病患者經常會進行健康隨訪,指導生活習慣和用藥,從吳小健口中,亞當第一次聽説“醫養結合”。
“小區營建了適合老年人的居住環境,滿足了老年人的生活、醫療和精神文化需求,蘊含了長壽之鄉的人文關懷。這讓我想到那棵老銀杏樹,它曾給人們遮陰避雨,如今上了年紀的它遇到風雨,人們開始保護它。”亞當説。
“一碗湯的距離”,中國式頤養照護的智慧
9月末的傍晚,如同往常一樣,殷偉麗下班後開始給父母煲湯,如皋人晚上習慣喝粥,她這次做的是銀耳蓮子羹,還做了些南瓜餅,煮好後用食盒拎到武定苑父母家,順便把他們第二天吃的菜也送過來。這時,殷福如和老伴剛洗好菜,殷偉麗順手炒了盤青菜,晚餐準備就緒時,銀耳蓮子羹還冒著熱氣。
殷偉麗的麗澤華庭房子裏,亞當看到她給父母留的那一層特意保留了許多老人喜歡的老物件,房間鋪了地暖。“做這些是希望爸媽能搬過來一起住。但爸媽在武定苑住慣了,現在的武定苑讓爸媽充滿安全感。最近爸媽那棟樓也打算裝電梯,他們不再擔憂以後的養老問題,不打算搬過來了。”殷偉麗告訴亞當。
亞當説,美國老年人青睞在大型集中養老社區裏“抱團養老”,建立獨立於子女的生活圈,大部分中國老年人傾向於選擇與子女保持“一碗湯距離”的養老方式,老人不用離開熟悉的環境,與子女的生活保持一定距離,又便於子女照顧。中國人常説“家有老人是寶”,老者是智慧和慈愛的象徵,“一碗湯距離”的中國式社區頤養照護,其背後是對年長者的尊重與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