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球糧食危機的“幕後黑手”

2022-10-12 15:2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近段時間,一些美國政客持續攻擊中國援外政策,污衊中國是加劇全球糧食短缺的“元兇”。這種説法毫無道理,也與事實不符。實際上,歷次全球糧食危機背後都有美國的影子,美國才真正是全球糧食危機的“幕後黑手”。

  糧食是美國“收割世界”的最重要“武器”之一。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説過:“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陷入停滯,美元陷入危機,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為了維護霸權,美國把目光轉向糧食,通過糧食援助、“綠色革命”、“轉基因革命”、糧食金融化等方式,逐步建立起美國主導的全球糧食貿易體系,把持了世界的飯碗。在美國政府和壟斷資本的操縱下,不少傳統農業大國,如墨西哥、阿根廷等,逐漸喪失糧食自給能力,國家糧食安全的大權轉移到了美國手裏。

  美國慣於在全球市場塑造“道義形象”,但實際上美國糧食逆全球化、能源化和貿易寡頭化正是全球糧食安全問題的根源。作為全球第一農業強國,美國長期限制對他國糧食出口,嚴重打擊全球正常糧食貿易。發起生物燃料革命,利用玉米生産生物燃料,引發工業爭糧矛盾,極大地影響了全球糧食安全,成為2008年糧食危機的重要誘因。目前,控制世界糧食貿易有四大巨頭:艾地盟、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前三家都是美國企業。它們操控著國際糧價,屢屢通過炒作糧食安全問題渲染緊張局勢,謀取鉅額利潤。

  作為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美國擴大武器援助,濫用單邊制裁,不斷“拱火澆油”加劇地區衝突,引發全球糧食緊缺,同時憑藉糧食霸主地位坐收漁利,對全球糧食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需要指出的是,本輪糧食危機的癥結並非在總量,而是價格。統計顯示,儘管近年來小麥、玉米庫存持續回落,但依然處在歷史高位,全球人口增長也沒有超過糧食總體供應能力。正是由於美國煽動盟友對俄發起制裁,擾亂全球糧食供應鏈,才導致國際糧價節節攀升,進一步惡化了當前糧食危機。一些美國政客不顧事實,污衊中國加劇全球糧食短缺,其真正用意是想轉移公眾視線、轉嫁國內危機、維護自身霸權。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看清美國糧食霸權的真面目。損人利己的美國口口聲聲喊著解決糧食危機,給出的方案卻是提供更多補貼、組織國際糧食寡頭去“救火”,以及附帶苛刻條款的糧食援助等,充分暴露其收割全球財富、鞏固糧食霸權的險惡用心。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