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系統性種族主義”(深度觀察)
美國于上世紀70年代開始出現“環境正義運動”,抗議有色人種被更多地暴露于有害廢物、空氣污染等環境裏。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指出,半個世紀過去了,這些問題不僅在全美各地依舊存在,而且更趨嚴重。有分析認為,美國的“環境種族主義”反映了該國根深蒂固的系統性種族主義。
在美國,非洲裔美國人等有色人種群體面臨著嚴重的環境不平等問題,他們更多生活在空氣污染嚴重、垃圾填埋場附近和鉛中毒等環境中毒發生率較高的貧困社區,住宅自有率也更低。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當代形式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問題特別報告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環境種族主義嚴重威脅非洲裔美國人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居住權等在內的各項人權。
“美國的有色人種群體經常是環境種族主義的受害者”
法新社近日報道,美國密西西比州傑克遜市等一些非洲裔居民佔比高的地區,正遭遇嚴重的水危機,該地區老舊、缺乏維護的供水站,提供的往往都是銹褐色、被鉛污染的自來水。
“每天早上,傑克遜市一所學校的180名學生都要乘坐大巴前往附近的另一所學校上課,因為他們的學校沒有足夠的水壓來沖洗廁所。”傑克遜市威爾金斯小學校長謝麗爾 布朗説。據悉,該小學有400名學生,98%是非洲裔美國人,大多數學生來自貧困家庭。布朗説,學生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另外一所學校,下午才回到威爾金斯小學,“這對孩子們來説太難了”。
報道稱,傑克遜市並非孤例。美國密歇根州工業城市弗林特曾出現美國多年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醜聞。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為壓縮成本,弗林特市更換水源後未能維護好城市供水系統,導致數百名兒童和成人鉛中毒。當地居民大多數是低收入的有色人種群體,城市管理部門對他們的投訴“漠不關心”。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保羅 莫哈伊稱之為“最惡劣的環境不平等案例”之一。
法新社援引觀察人士的話説,弗林特市與傑克遜市有共同點,即居民大多數是非洲裔,“這證實了美國存在環境種族主義,非洲裔美國人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更為嚴重”。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指出:“美國的有色人種群體經常是環境種族主義的受害者。”他們生活在危險的污染源附近,這些污染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大量研究表明,與白人社區相比,非洲裔和拉美裔社區暴露于空氣污染、有毒廢料場、垃圾填埋場、鉛中毒等環境下的比例更高。
“非洲裔美國人與白人的住房自有率差距接近120年來的最高點”
非洲裔美國人居住的社區環境與白人社區相比差距懸殊,有色人種擁有住房的比率和白人群體也存在明顯差異,這加劇了美國社會的環境不平等現象。
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倫道夫社區,一直被發電站、瀝青乳化廠、運送有毒化學物質的鐵路線等設施“圍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説,一個世紀前,黑人農場工人成立了這個社區,如今這裡經濟蕭條,“恐懼和挫折感佔據了主導地位”。社區居民批評説,這是“長期存在的環境種族主義的一部分”。生活在該社區的居民傑夫 喬丹表示,他經常在發電廠汽輪機的轟鳴聲中入睡,或在瀝青産生的惡臭中醒來。“我覺得(美國)體制辜負了我們,特別是經濟弱勢群體與少數族裔,我們的經歷證實了這一點。”喬丹説。
非洲裔等美國有色人種群體在住房領域與白人相比也存在明顯差異。美國全國社區再投資聯盟今年1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與白人家庭相比,非洲裔、拉美裔家庭擁有住房的可能性要小得多。非洲裔美國人與白人的住房自有率差距接近120年來的最高點。截至2020年1月,只有44.6%的非洲裔家庭擁有住房,而白人家庭的這一比例達到74%。”
凱特琳卡 考克斯是佛羅裏達州一個封閉式社區中唯一的非洲裔房主,當她試圖購買另一處房産時卻遇到了阻礙,銀行一直沒有批准她的抵押貸款申請。考克斯説:“這是因為我的膚色,我是非洲裔美國女性。”她説,非洲裔美國人在貸款時很困難,而白人能很快申請到貸款。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説,數據顯示,非洲裔美國人申請住房抵押貸款被拒絕的概率是白人的兩倍。考克斯的遭遇在全美很普遍。美國房地産資訊網站Zillow的數據顯示,2021年約有19.4%的非洲裔美國人申請貸款時被拒絕,而白人申請者的這一比例為10.8%。美國一家銀行的首席執行官泰裏 威廉姆斯表示,擁有住房的比例是非洲裔和白人之間財富差距的重要體現,系統性的種族主義是普遍存在的。
“美國的種族主義是制度性和結構性的,並由法律、制度和文化所支撐”
上世紀70年代,美國曾興起“環境正義運動”。1982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沃倫縣計劃在一個非洲裔社區傾倒1.2億磅的多氯聯苯,引發大規模抗議,該事件第一次引發了全美對有色人種環境不平等問題的關注。1987年,《美國有毒廢棄物與種族》成為美國首個將有毒廢棄物與種族歧視聯繫起來的研究報告,該研究發現60%的非洲裔和拉美裔美國人生活在受有毒廢棄物影響的社區。
幾十年過去了,美國環境種族主義沒有改觀。美國洛杉磯公共電視臺指出,時至今日,環境種族主義和不公正仍然在美國各地社區普遍存在。美國得克薩斯南方大學城市規劃和環境政策學教授羅伯特 布拉德説:“當你看工業污染最嚴重地區的預測指標時,種族是最有力的預測指標。不是收入,不是財産價值,而是種族。”美國俄勒岡大學地理學教授勞拉 普利多表示,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白人和非白人社區之間的環境差距並沒有縮小,而且“可能惡化了”。
英國《衛報》在一篇文章中將美國的環境種族主義稱為“美國骯髒的鴻溝”,將弱勢群體拋在身後。文章説,在美國,非洲裔等弱勢群體,幾代人一直在爭取獲得清潔、安全、健康環境的權利。系統性的種族主義意味著,在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獲得清潔的空氣、清潔的水和適當的衛生設施並非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該報批評説,這些不平等並非巧合,而是源於長期的種族主義和歧視性做法,排放工業污染在有色人種等弱勢群體居住的社區通常不會受到懲罰。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刊文説,美國的種族主義導致了環境不平等現象,但大多數美國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説,一些研究表明,非洲裔美國人缺乏阻止污染設施的政治力量。例如,1992年密歇根州批准在傑納西鎮建一座發電廠,那裏緊鄰一個非洲裔社區。美國環保署發現,當時該州污染控制委員會允許白人居民參加公眾意見徵詢,但拒絕給予非洲裔公民同樣的機會。
美國保護法基金會羅德島中心副總裁達雷爾 布朗表示:“環境種族主義傷害我們所有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系統性種族主義”。他説,作為一個在美國長大的非洲裔公民,他深知“美國的種族主義是制度性和結構性的,並由法律、制度和文化所支撐”。“在美國,環境種族主義等無處不在的種族主義做法持續存在,種族主義繼續受到美國政府與企業的保護並不斷蔓延。”布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