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戴著合法面具的美國結構性種族主義

2022-06-15 10:19: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鳴鏑】

  作者:黎娟(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

  今年5月,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發生的一起大規模槍擊案震驚了世界。一白人男子在當地一家超市槍殺多人,13名受害者中有11人為非洲裔。據報道,嫌疑人在作案前,曾在網上發佈一份長達180頁的“犯案宣言”,顯示他深受“大替代理論”影響,是堅定的白人至上主義者。

  “大替代理論”是一種極右翼的陰謀論,起源於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反猶主義思想和活動,認為西方“精英”通過鼓勵移民和跨種族婚姻來推進以有色人種取代白人的計劃。隨著不少美國右翼政客和媒體屢次在公開場合宣傳這一論調,這一極右翼種族主義邊緣概念已出現主流化的傾向。

  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絕非是新議題。種族主義在美國是一個全面、系統、持續的存在。美國的社會結構通過住房、教育、就業、福利、信貸、媒體、醫療保健和刑事司法等相互加強的制度來培育種族主義,種族主義又反過來維持美國社會中不同種族在教育、就業、醫療、環境、住房等福利上的等級差異。這種以種族歧視構建社會系統的方式本應受到廣泛譴責,但美國當前卻形成了結構性種族主義主流化、合法化的趨勢,社會結構種族化現象正在合法面具的保護下持續盛行。

  在美國社會的許多領域,法律和政策表面上看起來是種族中立的,但本質上是種族主義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使現有的社會結構,尤其是等級關係合法化。當法律和政策被用來構築歧視性社會,就成了製造、加劇社會不平等的工具。

  第一,醫療種族主義根深蒂固。美國醫療保健體系上的種族主義表現在,醫療系統是基於支付能力而非患者需求提供服務的,因此將無力支付的少數族群排斥在醫療保險的大門之外。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8年間,即便在通過《平價醫療法案》的情況下,美國黑人沒有保險的可能性仍然是白人的1.5倍。美國黑人在醫療保健上的不平等導致的健康風險遠遠超出個人行為或遺傳問題。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美國孕産婦死亡率很高,黑人女性死於生育相關原因的可能性比白人女性高243%。美國黑人的預期壽命也比白人少6年。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劇了醫療種族主義對少數族裔的不利影響。根據美國疾控中心公佈的數據,截至5月27日,美國共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488萬例,其中少數族裔佔比近三分之二。在死亡人數上,少數族裔是白人的5倍多。新冠肺炎確診率和死亡率上的差異與少數族裔因社會經濟地位等原因無法獲得高品質醫療保障,以及較多從事與病毒接觸的職業有關。

  第二,環境種族主義影響深遠。實施了數十年的歧視性交通管理政策直接導致了少數族裔社區缺乏充足的公共交通設施,並且往往與高速公路毗鄰而居。在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當代,環境種族主義致使美國少數族裔更多地承擔了環境污染帶來的惡果。統計數據表明,美國少數族裔居住的社區在接觸煙塵污染、危險廢物設施上的概率都遠高於白人社區。

  第三,住房種族歧視備受關注。在住房領域,美國社會中種族間的財富差距主要歸因于稅收和住房政策方面的差異。以美國聯邦稅法為例,該法宣稱沒有種族條款,卻在抵押貸款利息扣除中加大對高收入的近郊區業主的補貼,而沒有為租房者提供相應的賦稅優惠。法律上的種族隔離政策使白人成為業主、黑人成為租客的可能性較大,該舉措實際上加劇了種族間的不平等。

  第四,“言論自由”下的種族主義飽受質疑。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少數族裔在美國社會歷經了種族歧視和種族仇恨的“至暗時刻”。一些美國政客使用特定地域或者人群來命名病毒,散播仇外、歧視性言論,直接導致針對少數族裔的仇恨犯罪愈演愈烈,悲劇不斷發生。美國的“言論自由”成為種族主義的藉口,官方驅動的歧視言論合法化推進,少數族裔則屢屢淪為社會危機的替罪羊。群體話語力量的差異和政府觀念主導傾向的雙重影響使得以偏見排外與種族歧視為特徵的白人至上主義與結構性種族主義交織疊加,加劇了美國社會的疫情、經濟和種族危機。

  第五,執法和政治領域的種族主義亟待解決。在執法領域,美國的白人社區依靠執法來維持治安、保護社區居民,而少數族裔社區則不得不忍受警察暴力下的種族不平等。據統計,美國警察暴力是25~29歲少數族裔的主要死因之一,每1000名非洲裔美國男性中就有1人被警察殺害。在警察發起的交通和街道攔截中,黑人女性被捕的次數是白人女性的三倍,並且警察更有可能對黑人女性使用武力。2013年至2019年間,99%的警察殺人事件並未導致警察被指控犯罪。在選舉領域,政策和法律成為壓制黑人選民權利的工具。各類措施導致美國相當多的適齡公民,尤其是少數族裔選民未能登記成為選民或難以行使選舉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人人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是各國憲法所追求的重要價值,而美國結構性種族主義卻已在合法外衣的保護下侵蝕至整個國家的肌體,滲透進社會的每一個細胞。

[責任編輯:黃曉迪]